商超渠道 节能民用照明的“独木桥
  1、现状
  商超渠道仍处萌芽
  2000年至今,与照明行业的黄金期一致,国内连锁零售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2011年以来,全国连锁的大型超市、百货店不断攻城略地,对终端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影响越来越大。
  在“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法则下,不少LED民用照明品牌仅仅具备研发技术和规模生产能力,“在营销方面则刚起步、网点不算多,除了提供OEM/ODM服务外,商超渠道无疑能帮助其快速切入市场,很值得投资。”比亚迪LED营销部副总监肖志勇表示。但当记者问及比亚迪经营两年多的商超渠道的每月销售量,肖志勇却讳莫如深,不肯透露。
  部分渠道渗透不广,但已有大众知名度的企业则更重视进入商超渠道带来的品牌效应。“而且相对销量,我们更重视商超给比亚迪照明带来的直达终端的体验效应,也就是大众品牌知名度。如同我们开设网络商城一样。”肖志勇对高工记者补充道。
  记者连日走访中山、江门等地的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大润发等超市,发现照明产品的展示方式几乎只有一面展墙:面积一般为3米乘4米,或者2米乘5米左右;品牌约为6到8个,主要有飞利浦、欧司朗、GE、欧普、佛照、东林、光阳、明可达等,少部分超市展区有品牌导购人员。
  产品种类也比较集中:主要是各种瓦数的节能灯、简约的台灯。国外品牌很少有LED民用光源上架,反而部分国内品牌LED产品比例达到10%-15%。当然同类产品价格国内外相差会达到30%-50%。
  大润发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照明产品不属于快速消费品,其民用产品展销面积和进驻品牌都比较固定。”因此,即使是国内外知名品牌以及常年合作伙伴,要在品牌连锁超市稳占一席并不容易。
  当记者问及LED产品情况时,该负责人表示:“目前LED在商超的终端价格相对较高,销量对比传统光源相差较远,所以展销比例不大。”而对国内LED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该负责人坦言并不清楚,其认可的还是与本超市常年合作的照明品牌。
  2、难点
  苛捐杂税猛如虎

  “ 每款产品每进一家店, 一个条码要交800元;结账时零售商直接从销售额中扣2 0 %;做一个堆头需交4000元至5000元;一张海报1300元……”一位在LED光源企业供职的渠道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据其透露,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名目繁多、数额巨大的各种费用早已不是秘密。合同费、进场费、条码费、节庆费、店庆费、端价费、配送费、查询费、铺面形象维护费、代收银服务费……十多种收费使得一件商品进入超市零售终端“关卡重重”。
  “羊毛出在羊身上,被逼无奈的供货商最终只能找消费者埋单。”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供货商采取的手段一般是变更商品规格、型号,提高商品售价。原本单价100元的商品,到超市上架,至少得卖120元以上。“而LED价格原本就比传统光源贵几倍,如此一来性价比更低了。”
  而据记者了解,货款结算问题也往往成为零售商与供应商关系恶化的导火索。目前,国内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零售超市都存在账期过长的问题,原本可以当日结算的日配商品,商超在合同中规定一个月后才向供应商支付货款;原本可以当月结算的,商超规定两个月、三个月之后才支付货款;对于其他一些商品,商超甚至直接规定了货款账期是150天、六个月等。“更为严重的是,账期届满之后,部分商超商经常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货款。”这对利润并不高的节能光源企业和批发商的资金链都是严峻的考验。
  原计划进商超渠道但因难顶资金压力的某节能光源企业主无奈说道:“规模中等和品牌不属一线的企业玩不转商超渠道,所以我们结束对某大型超市‘直接供货’的尝试,转而与大型批发商合作,让商品‘走远路,绕弯路’实现上架销售。”
  “这种看似迂回的战术,实际成本却低于厂家将产品‘直供’进店,至少批发商是现款现货。”光阳电器一位内部管理人员对记者透露,照明尤其是综合品类批发商在超市买断了某些品类的经销权,从生产企业拿货按比例批发到零售渠道。“他们走的量大,货物品类多,挣的是物流配送和中间价差。”
回复数 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