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LED产业寒冬中迎转机?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提到重点发展高效照明产品。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高效照明产品的主力应是LED照明产品。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共有8家LED照明企业成功上市,其中6家登陆创业板,比去年全年成功上市的7家数量还多。而另一方面,去年年底,珠三角地区倒闭的LED企业已达80多家。最新的消息是,深圳亿元级LED企业愿景光电子目前陷入倒闭漩涡。随着LED显示屏市场的衰落,更多的企业转而杀入LED照明领域。虽然面临着产能过剩、成本上涨、利润下滑,但这并没能阻挡企业进军LED产业的步伐。经历阵痛的LED产业如何才能浴火重生? 产业寒冬难挡企业热情 据统计,中国目前LED生产厂家超过6000家,并且企业的总数量还在以每年数百家甚至上千家的速度继续增加。 亿光电子大中华照明业务负责人李建南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中国市场占全球照明市场17%,前景很可观。” 记者获悉,从事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业务的彩虹集团开始涉足LED照明业务,该公司初期已投资1.8亿元,建立了21条LED封装全自动生产线。知名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面板制造商京东方也在积极涉足家用照明领域,提出了“Warm”、“Comfort”、“Quiet”、“Humanity”理念,目标是用LED光营造出舒适的空间。 与此同时,外资也在中国市场秣兵厉马。5月,欧司朗与无锡签约,在当地新建LED组装厂,预计于2013年年底建成投产,主营LED芯片的外壳封装。继成都创新中心正式运营后, GE照明西安创新中心7月也将成立。此外,松下也透露将于今年7月进军中国内地住宅用LED照明市场。 据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伟立透露,霍尼韦尔从2008年开始为沃尔玛零售店提供全方位的照明节能解决方案。目前全国已有100多家沃尔玛门店使用霍尼韦尔LED照明产品,每天运营16个小时,每年能节约电费约4800万元人民币,占之前照明电费的50%,占总体电费的15%,显著降低了沃尔玛的运营成本。正是庞大的节能需求,坚定了霍尼韦尔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寄望民用市场启动 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最近十年才广泛应用于国内照明产业。目前国内的LED产业链包括三个部分:以外延片和芯片技术为代表的上游产业,以封装技术为代表的中游产业,和以LED应用产品为代表的下游产业。 中国照明学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目前大部分LED的采购还是来自政府采购,参与各种工程项目,但普通老百姓对LED的接受度并不高。LED灯具价格比起节能灯还是高出很多倍,百姓更愿意买普通灯具和节能灯具。 “从国际方面来看,由于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从去年开始,欧美等成熟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这对国内LED企业的冲击较大,使一些企业面临生存困境。”湖北弘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 不过,广州光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檀煜认为,LED产业出现的企业倒闭现象,很多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倒闭,而是把公司做坏了,就直接把厂关了,再成立一个新的公司。这从一个侧面显现出国内LED产业的无序。 在德朗司公司总经理陈春看来,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目前LED行业遭遇的困境,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目前的阵痛是为了行业更加规范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LED产业都是朝阳产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迅速,美国、欧洲和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积极实施半导体照明发展计划,加紧LED照明产业布局。 在不久前的“2012亚洲LED高峰论坛”上,日本照明器具工业会专务理事泥正典称,2011年3月福岛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为缓解此现象,日本政府开始推行“生态点数”计划,以及建立和执行绿色采购法、电器用品安全法等,力促LED照明消费量年增长200%以上。 根据我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从2012年10月1日起,国家将禁止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2016年10月1日起,将禁止销售和进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届时将出现数千亿元的市场替代空间。 更重要的是,在李建南看来,国内电价出现提升的趋势,节能灯的价格也在上升,与此同时LED灯的价格却在下降。LED灯与节能灯的价差,将从目前的五倍缩小至三四倍,这将有利于LED民用市场的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