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大发展知识产权成关键
  随着中国LED行业的爆发式发展,各项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中国已成为LED产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但LED产业核心技术缺失制约了应用市场的拓展,我国LED企业随时面临着核心专利侵权的风险,国内行业抄袭现象严重,我们必须绕过专利壁垒、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知识产权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发展。
  337调查反思:未来或面临更多挑战
  “337调查”,源于美国《关税法》第337节,是指对不公平竞争尤其是侵犯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进口产品发起的调查。一旦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判定企业违反了“337条款”,将签发排除令,指示美国海关禁止该批产品的进口,甚至会导致整个行业的相关产品都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2012年2月2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了新一轮的“337调查”,其中共有13家中国LED企业出现在被调查的企业名单中。实际上,早在2008年,美国就曾对中国多家LED企业展开过“337调查”。接连袭来的“337调查”案件给正在发展壮大中的国内LED企业敲响了知识产权的警钟。
  专利之争,可谓激战正酣。越来越多事实表明,在商业竞争中,拥有了专利权就拥有了主动权,就拥有了财富。专利已成为各产业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内容和攻击对手最犀利的武器,在LED照明领域也不例外,同样是赢得话语权和优先发展权的重要力量。
  来自国际的侵权诉讼风险和贸易打压,如今已成许多LED企业必须解决的燃眉之急。这也折射出我国在LED核心技术方面存在短板和受制于人,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LED产业无比艰难的技术之路。
  随着中国LED企业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知识产权问题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加强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材料的研究对于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未来若无法打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极有可能重蹈VCD产业的覆辙。
  中国LED分析:在产业链中未占优势
  LED半导体照明产业是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市场前景广阔,正如数码产品代替胶卷一样,LED灯将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代替传统照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大力发展LED产业,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起步虽较晚,但发展迅速,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领跑,韩国、中国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
  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LED照明产业的产值达1540亿元,产量同比增长50%。预计2012年,行业产值有望达到2000亿元。从产值上说,我国的产能很大,已经追随日本、美国、德国进入了LED照明产业大国行列。快速的发展势头在一些国际厂商看来却是一种威胁,频繁发起的“337调查”就是国外厂商对这种威胁采取的应对措施,其真正目的是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
  虽然我国LED产业迅猛发展,但我们并不是LED照明产业强国,在技术与设备方面捉襟见肘,在全球产业中并不占优势,LED照明的关键设备及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尤其是在LED芯片方面,主要依赖进口,缺少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频繁的专利战或能引起国内企业对专利问题的重视,唤醒沉睡的专利意识,“逼”出危机感。
回复数 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