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LED显示屏市场遭遇同质化僵局
近日,某国内企业的LED显示屏设计被模仿事件,在业内被炒得沸沸扬扬。
据了解,这只是国内LED显示屏同质化的一个缩影,企业之间相互抄袭在行业内已成秘而不宣的潜规则。
“大部分显示屏厂家的供应商相同,那产品肯定是雷同的。”深圳市巴可光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志洪表示,现在显示屏行业的利润仅为10%-15%,只有采用公模(指的是大家共有的没有专利的制造模具)设计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显示屏业之所以同质化严重,主要原因是显示屏产业的细分化程度高。LED显示屏厂商只需要从供应商那里采购控制系统、电路板、框架结构、配套设备等部分,然后组装即可成品。
2011年国内显示屏企业遭遇了寒冬期,据了解,由于受到美国经济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2011年全球LED显示屏的平均利润较2010同比上年下降了10-15%,其中国外企业下降了10%,国内企业下降了15%以上。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LED的显示屏企业出口产值占比接近大约七成的产品用于出口。国际局势的动荡与国内显示屏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
七成显示屏出口
国外成为国内LED显示屏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块市场。我国LED显示屏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且成长速度高于国际平均速度。中国的显示屏企业大约七成的产品用于出口。
然后,海外市场“虚假”繁荣的背后,却是国内LED显示屏企业间相互模仿的乱象。
深圳市雷迪奥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哲表示,LED显示屏行业目前大都只都是一些没有核心技术的外观专利。由于侵权诉讼需要大量的精力和经济支出,较大的维权难度也催生众多国内企业逐渐轻视专利申请的重要性。
据记者调查,除了北京利亚德、上海三思等少部分企业之外,国内大部分显示屏企业连自己的控制系统都没有,企业只负责电路设计和外观设计,其他程序和工艺都交给专业的厂家去做。
深圳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耀忠认为,国内LED显示屏企业,包括已经上市的一些企业都没有核心的专利技术。
业内人士透露,国内LED显示屏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像素密度、亮度、前端视频处理技术方面技术指标上已经相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图象显示、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控制系统上跟国外的差别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