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中国LED产业被指前景灰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样的话说了好几年了,但是一回到现实中来,常常使人黯然神伤。
近日,从报道中得知,国内已上市10家LED企业超募资金30亿元多趴在账上,另有9家企业排队待上市。然而,这些超募资金多投入市场竞争中,而鲜见投入核心技术芯片研制的。
与此同时,全球LED照明市场前五大供应商飞利浦、欧司朗、GE、日亚、科锐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一些跨国巨头已结成LED专利联盟,整个行业的上游绝大部分核心专利被国外企业所掌握。他们正在步步为营推进技术垄断战略。
LED照明是先进的光源,然而,LED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却使人感受到一片灰暗前景,折射中国实体经济的现状。
30亿元不肯投入核心技术,继续粗放式的发展、重复性的投资,使得看似光明的LED产业前景一片灰暗
近年来,LED成为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最为青睐的产业之一。证监会公布的共计515家IPO申请在审企业名单中,至少有9家相关企业正排队等待上市。
这是近日北京举行的“寻找LED产业的春天”研讨会上所传递的信息,然而这却不是一个好消息。据有关统计,2011年国内共有7家LED行业企业在A股市场实现IPO,累计融资金额为36.25亿元。从市场分布来看,其中5家企业登陆创业板,另外2家则在中小企业板实现上市。这些企业扩张计划雄心勃勃,然而,所募集资金都用在产能扩建项目和产业链延伸上。
根据发改委发布的“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2012年我国开始逐步禁用白炽灯,2012年中国政府将斥资400亿元进行LED采购,对企业进行30%的财政补贴。看似一片光明的市场前景,势必会掀起一轮新投资热潮,也让很多地方政府及企业都不愿转身看看LED照不到的“黑暗”。
有专家预测,最快到2015年,LED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20%,带动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但由于投资过热、成本尚高、缺乏标准,国内下游需求并未有效激发,LED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的状况。
一时间,政府的政策补贴和扶持,使得LED应用市场需求得到迅速释放。LED照明灯具行业准入门槛很低,众多的微小企业,甚至是小作坊都可以很容易涌进下游产业来混水摸鱼。目前,中国LED行业大量中小企业纷纷关门,继续粗放式的发展、重复性的投资现象令人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