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堂事件对LED企业危机公关的借鉴与反思
“归真堂”危机公关事件回放
2012年2月初,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药企“归真堂”谋求在国内创业板上市,预计上市后将“年产4000公斤熊胆粉、年存栏黑熊1200头”。该企业的IPO消息引发网友激烈讨论。2月14日,一直致力于黑熊救助的亚洲动物基金会外事部总监张小海致信证监会反对归真堂上市,多位名人声援支持将此事推向风口浪尖。
2月18日,归真堂宣布对外开放熊场,被疑是样板熊表演惹起争议,同时其投资公司股东、鼎桥创投合伙人张志鋆在发布会上面对记者质疑流管引胆汁黑熊会痛时,颇为无奈的反问“你怎么知道熊会痛?(潜意识你又不是熊)”
意识到微博舆论的强大之后,归真堂于2月23日在新浪开通了官方微博(截止2月27日下午5点22分,该官方微博粉丝数量为22,807名),其随后转发的一条信息也让自身陷入了新的“漩涡”。在这条信息中,“李开复”“任志强”等数位名人都强烈要求亚洲动物基金公开财务,但李开复等人随后发微博称,从未转发评论过相关信息,李开复指责归真堂伪造名人微博,并称挖出了造假链条。
原本普通的的IPO公示,因为其主营产品对黑熊的伤害导致动物保护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抗议,竟然在归真堂公关部门和公关公司的导演下被越描越黑大有不可收拾的势头。怪不得面对央视镜头,其创始人邱淑华竞哭诉"早知上市这么艰难就不搞上市了"。到目前为止关于归真堂IOP事件能否平息,又以什么样的结局收场目前还不得而知,而事情却在持续发酵。
2011年,中超合同赞助权益不对等,LED上市企业曾现“雷曼门”
无独有偶,雷曼光电在2011年6月18日单方面以协议形式公布公告称:2011-2016赛季内向中超联赛14个参赛俱乐部(除深圳红钻和长春亚泰俱乐部之外)主场比赛场所使用的LED显示屏(广告板),总长为3360米……合作三年期满后,其所有权由雷曼光电无偿转给中超公司所有。”“2011-2016赛季,中超公司开发赛场二圈固定广告板资源给予雷曼光电……经营收入归雷曼光电所有。上述二圈广告板总长度为110米/赛场……广告资源市场价值不低于2000万元/年。
该公告一出,即刻也引发轩然大波,媒体和中超俱乐部老总口中喊出了中超广告被“贱卖”声。对于改时间件最大的质疑在于:雷曼非专业LED显示屏厂家,且原本价值3000多万的led显示屏去换来了至少1.2亿元的广告合同。因此,雷曼光电本想趁国内球市低迷之际打入中超足球场全彩显示屏市场,却不曾想受到多方“阻击”而横生变数。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还代理中超总经理的鲁俊曾在公开场合否认这一协议的存在,当时他的解释是:“这份公告是出于上市公司规章的需要,以公示形式向股东和董事会披露合作事宜,以期取得通过。具体的细节内容双方还在讨论。”就这样,此事在遮遮掩掩下进入舆论漩涡。事情的另一个焦点出现在中超与雷曼签约前1天,有人士发匿名短信直指原雷曼公司副总、现中超公司副总李虹与雷曼狼狈为奸,套取利益高达上亿元。
后来几经风波,在中超董事长于洪臣以“雷曼是上市企业接受公众监督,合作也得到董事会授权”等保证,雷曼董事长李漫铁和中超副总李虹亲自出来担保与解释,最终该协议以鲁俊下课、雷曼与中超改变合作方式(中超公司不再向雷曼提供二圈广告的经营权,而是换成提供部分一圈广告基于资源置换原则,中超公司以等值的一圈广告资源置换雷曼光电作为球场全彩显示屏供应商的相应权益,中国足协授予雷曼光电战略合作伙伴的称号),事件也算得以平息。
从危机公关的本质谈LED企业为什么需要重视危机公关?
“企业危机公关”是指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参见百度百科)
目前,国内股市与LED相关的上市企业接近50家,并且还在以每年6家左右的速度在增加,准备或排队上市的企业则有数十家。随着整个LED产业越来越公众化和社会化,企业角色和公众形象的转变的态度则需要更加谨慎和积极,任何负面信息经过快速传播对企业品牌形象、二级市场投资热情都会有一定程度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害。且很多LED企业与大多数传统制造行业企业一样,缺乏系统的品牌塑造和公共关系营销的机制与人才,也并没有专业危机处置部门。一旦出现问题,则往往失去了抗击风险能力。
所谓“三人成虎”,信息化社会,在信息来源不明确、传播迅速和突发性强的特点下,面对众多网络媒体舆论的引导,增加了企业公共关系处置的难度,并呈现以下特点:
1、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意外性:危机爆发的具体时间、影响范围、发展态势,是始料未及和不可控制的,危机的爆发往往会出乎意料,且作为准上市或上市的LED企业,都无法逃脱社会舆论的监督,危机舆情常有出现;
2、传播的爆炸性和蔓延速度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微媒体和SNS网络平台对危机传播来说如同火上浇油,拿微博来说,中国使用微博的网民比例达到48.7%,微博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每个网友都有一定的社交圈子,一条信息可以在很多个圈子广泛传播,呈现几何增长态势;
3、危机破坏性难以估算:由于危机的出现有不可预估性,其必然不同程度地给企业造成破坏,混乱甚至是恐慌,而且由于决策的时间短、信息来源有限,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归真堂和雷曼事件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受舆情影响,对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损失明显。当然,也有化“危”为“机”的可能,比如归真堂事件,新浪名博“作业本”就评论说,有可能经过此事件归真堂都不用上市了,因为此事至少让所有人认识到,归真堂的熊胆是来自真熊活体,熊胆产品价格反而可以抬高好几倍。
4、危机处置的紧迫性和难度加大:面对互联网舆论的汹涌澎湃,企业舆论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危机会急剧恶化,使企业遭受到更大损失。且由于传播渠道的通路甚多,要厘清负面舆论,掌握处置危机的主动,往往就显得难度相当之大。
LED企业危机公关启示与反思
上述几家企业在处理危机公关都遇到一些客观或主观的瓶颈和障碍,主要表现在:
其一,伪精英意识,忽略公众对事件的认知程度。危机出现时,企业表现态度傲慢,以为可以利用社会公众的不专业就能堂而皇之的一笔带过此事。比如,归真堂事件发生几天后,中药协会长房书亭房称重启上市的福建归真堂目前尚不是中国中药协会会员,其上市与中药协会无直接关系。自摆乌龙的是,其后中药协官网承认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为副会长单位,房会长表述有误,这一下越帮越忙!
其二,情商低下,智商也不高。归真堂事件中,其创始人说”反对我就是反对国家“,”雷曼门“事件中,中超前总经理鲁俊辩称雷曼公告协议不存在等都是情商较低之人,似乎是在侮辱公众的智商。于情于理,原本简单的事情在人为作秀下却变成了低情商的愚民游戏。
其三,缺乏系统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忽略了”沉默是金”这条定律,在未曾确定好危机处理方向就定夺下一步行动方向,病急乱投医,往往是适得其反。比如归真堂聘请公关公司发布虚假名人微博事件,行为非常恶劣,只会增加民众的憎恶感,而不是其当初预计的可依靠名人影响力为自己挽回印象而扳回一分。
其四,缺乏与当事各方和媒体之间充分、坦诚的沟通,人为制造低级错误。就同本文一开头提到投资公司股东、鼎桥创投合伙人张志鋆在发布会上面对记者质疑流管引胆汁黑熊会痛时反问记者“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会痛”,这种沟通事实上并不能让人信服,沟通的过程也不够坦诚,自然的也就无法有力的说服该做法对熊的确不会造成病理上的伤害。这样只会加重企业与媒体和网民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
其五,缺乏承担责任和面对现实的勇气与魄力。事实上,如果企业承认可能会产生在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伤害和负面结果,并且愿意为此作出让步、甚至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不是更能树立能担待、敢于负责的形象吗?
结言——LED企业如何做好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在公共传播学早就存在的一个课题,经过传播载体的演变,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这就需要企业与公关传播公司花费更大的心思和更高的智慧去解决危机。大部分LED行业企业的公关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企业甚至连LED行业内的传播与形象塑造都缺乏一个系统、健全的体系,更毋庸说公众危机处置。
对LED企业而言,要做好危机公关,首先需要树立危机公关的意识,不要片面认为危机离本身企业还很遥远,一旦危机出现则会手足无措;其次,做到未雨绸缪,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安排架构、人员和财力的安排,确立企业品牌和文化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形象,最大程度避免危机出现;再次,即使危机出现,也不要认为遮盖和掩埋事实真相,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于一时,你可以欺骗某些人于永远,但你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于永远。”;最后不要总是相信金钱的力量,用金钱的确能买通公关公司、媒体从业人员或让很多事态卷入者暂时息声,不过没有不透风的墙,倒不如将钱花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比如产品研发、专利申请和工业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公共传播和品牌价值树立中能为企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