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飞光电过度粉饰业绩 上市后恐变脸
聚飞光电过度粉饰业绩 上市后恐变脸
来源:中国经营报
研发费用计提到管理费用金额占研发费用比例过低,是市场质疑即将登陆A股市场的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飞光电”)粉饰利润的重要原因。

而该公司公布的2008年净利润数据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中兴通讯公布的数据却相差近500万元,让公司的净利润更增添一层迷雾。

有市场人士表示,过度利用手段粉饰业绩,可能面临上市后业绩就将变脸的尴尬境界。

利润谜团

有投资者透露,聚飞光电近几年的研发费用计提到管理费用金额占研发费用比例过低,粉饰净利润的痕迹比较明显,同时公司公布的净利润数据和公司股东中兴通讯公布的数据有很大出入,很是让人费解。

某投行人士表示,公司每年发生的研发费用金额通常会一部分计入到管理费用中,一部分计入到无形资产中,即通常所说的资本化,研发费用资本化会减少当期管理费用,增加公司当期的净利润。

“由于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较为难以界定,因此,在相关公司IPO申报稿中,为了避免利用研发费用计提到管理费用金额占研发费用比例过低(即研发费用过度资本化)粉饰业绩的嫌疑,通常公司会将研发费用全额计提到当期管理费用中。”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此前有些公司因研发费用计提到管理费用金额占研发费用比例过低来粉饰利润而未能过会。

此前上市的万润科技 (002654.SZ)、雷曼光电 (300162.SZ)、鸿利光电(300219.SZ)、瑞丰光电 (300241.SZ)、洲明科技(300232.SZ)在各自的IPO申报稿中,都将当年的研发费用全额计提到当期的管理费用中。

“与2011年上市以来的行业内公司相比,聚飞光电在各个年度将研发费用计提到管理费用占比过低。”上述投行人士指出,其利用研发费用过度资本化粉饰利润的痕迹很明显。

据记者统计,如果按照将当期研发费用全额计提到管理费用中计算,则公司从2008年至2011年分别少计提了398.75万元、414.47万元、406.5万元、390.01万元。同期,共计公司净利润“贡献”了1609.73万元。

此外,有市场人士质疑,公司公布的2008年净利润比中兴通讯少了近500万元,是将这部分净利润转移至以后年度,目的是为了增加以后年度净利润增幅,扮靓业绩。

为此,记者就上述疑问致电聚飞光电,该公司证券部一位姓周的女士表示,关于上述问题,公司已经向证监会提交过详细说明,由于目前公司处于静默期,因此不能就上述问题给出说明。

业绩恐变脸

自2011年以来,A股市场LED军团迅速扩容。已经有雷曼光电、鸿利光电等不少于6家LED生产企业上市,在LED行业已现多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有市场人士担心,随着大量募资的投入和产能的扩张,国内LED行业会成为下一个多晶硅的悲剧。

聚飞光电IPO申报稿显示,公司计划募集资金投向背光LED器件扩产项目、照明LED器件扩产项目和LED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背光LED器件产品的产能将新增1440百万颗/年,照明LED器件产品的产能将增加660百万颗/年。

实际上,正在扩大产能的LED企业还有很多,从已经上市的雷曼光电到瑞丰光电再到拟上市的利亚德和远方光电。

而据2月1日证监会公布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涉及LED的公司有17家。

在产能迅速扩张的同时,深圳市LED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深圳倒闭的LED生产企业达80余家。

深圳市照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彭杰表示,目前大部分LED的采购方还是来自政府采购,参与各种工程项目,但普通老百姓对LED的接受度并不高。预计今年还有一批企业要倒闭。

广东一位LED行业研究员也指出,在民间需求启动尚早的情况下,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和行政采购,不太可能提供与迅速扩张的生产能力相匹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LED产业,特别是中游的LED封装行业很难逃避一场残酷的寒冬。

有市场人士指出,聚飞光电调节净利润的痕迹比较明显,因此公司在上市后业绩变脸的可能性很大。
回复数 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