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中国光谷的不堪负重 前路茫茫
广州光谷的定位是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LED产品展贸平台,集中国内外大型LED产品的采购需求,建立并完善LED照明产品研发、设计、检测、物流、营销、会展、金融、咨询等全产业链式服务平台。
看来,这次广州名为光谷,实际上只是集中在光电产业中的LED照明这个细分领域,且主要是做展贸,与武汉光谷的定位有所差异。
另外,广州光谷的定位与虽没有打出光谷旗号,但一直埋头发展的深圳光电产业也有一定重复,后者已云集不少光电厂商,深圳光博会也很有规模和影响力了。且两“谷”的地理位置如此之近,今后的关系如何处理也会是个不小的问题。
实际上,中国有一个光谷已足够。美国半导体称雄世界数十年,也只有一个硅谷而已。“造谷”泛滥只能使中国各地园区同质化,出现严重的重复建设,并使本不充裕的专业人才与资金更加分散,不利于做强。
武汉——中国光谷
武汉由于有在光通信领域研究占优势的武汉邮科院,以及为数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研发机构,因此,发展光电子产业自然具有某种先天优势,这些都为武汉光谷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实际上,武汉光谷自诞生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通信技术、激光产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华工激光、楚天激光、迪源光电等光电子企业;全球首台71英寸激光电视、我国首台红光高清视盘机(NVD)、激光动态弯沉测量车、紧凑型4000瓦轴快流二氧化碳激光器、光纤编码传输、大功率LED芯片等都是武汉光谷的成果。
另外,光电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常年保持在30%左右。2011年,光谷的年产值已近3000亿元。每年申请的知识产权专利在 1000 件以上。
政绩——光谷不堪承受之重
不过,武汉光谷并没有形成在中国光电子产业的绝对领先地位,更无法与美国硅谷相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武汉想成为世界光谷,更是奢谈。武汉光谷未能独秀的原因有多个:
首先是专业人才问题。虽然武汉的研究单位和院校数量多,又有专门的海外人才政策,但是由于经济实力不如北上广深等地雄厚,以及社会文化环境问题,因此不少人才被吸引走了,没能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其次,发展理念问题。光谷的发展需要对技术的客观尊重,而不是人为打造。多年以来,全国各大城市都把招商引资当作头等重任,各地竞相建设光谷,很多带有强烈的政府主导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