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第三代“蓝宝石泡生晶体炉”生产线顺利
  泰州市核心港区的江苏能建集团传来喜讯:由该集团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联合研制的国内首条第三代“蓝宝石泡生晶体炉”生产线顺利批量投产。该集团运用“泡生法”技术,15天内就能“生长”出85公斤以上的蓝宝石晶体,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尚属首例。
  江苏能建集团是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泰州市百强企业之一。该公司开发的大规格蓝宝石晶体、蓝宝石泡生炉生产及加工晶片技术已正式投放市场。主要规格有:35kg、50kg和85kg级的宝石炉,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订做各种规格的宝石炉,每年可形成销售4亿元人民币以上;并建成100台不同规格蓝宝石泡生炉晶体生长及掏、切、磨加工示范线。江苏能建集团拥有该项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已申报guo jia专利。选用该设备生长的蓝宝石晶体尺寸达到最大直径为315mm,长度400mm以上,能达到光学级和基片级的要求。
  据了解,江苏能建集团的泡生炉及长晶技术,实行“交钥匙工程”。该集团已先后与新疆、广东、河南、山东、江西等地大型企业签订供货协议160台,订单价值2.4亿元。近日,该集团又与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某上市公司签订意向性合同300台,订单总值达到5.2亿元,预计江苏能建集团该产品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10个亿。
  蓝宝石衬底产能过剩 长晶炉需求放缓 
  蓝宝石长晶技术由美国、日本与俄罗斯掌握,其中美国与日本对长晶技术严密封锁,其它guo jia难以取得关键技术,因此台湾与中国厂商的蓝宝石长晶技术基本主要来自俄罗斯,就技术别来看,美国Rubicon(RBCN US)采用ES2技术,在2009年公司宣布成功生长出“世界上最大的蓝宝石晶体”,重量高达200kg,可用以切出12吋蓝宝石基板,Rubicon宣称ES2技术产品缺陷率低于其它技术,美国Crystal Systems则采HEM热交换法,日本厂商则多以拉晶法(Czochralski Method,CZ法)与导模法为主(Edge-defined Film-fed Growth;EFG法),俄罗斯以KY法(Kyropulos Method;又称泡生法)为主,台湾与中国厂商长晶技术主要源于俄罗斯KY法,俄罗斯长晶技术转让费低,规模化生产后成本仍具吸引力,目前蓝宝石基板仍多以CZ法与KY法为主流,蓝宝石基板以2-4寸为主,基于成本因素与设备厂商开发进程,预估短期转至6-8寸机率仍较低。
  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实现产业化运作的蓝宝石长晶炉供应商还比较少。国内的蓝宝石企业原先出于供货渠道的限制和生产成本的考虑,多采用乌克兰Omega公司的长晶设备,但是乌克兰的设备由于生产工艺老旧,依赖人工手动操作,长成晶体良率较低,晶体尺寸较小等诸多不利因素,将逐步淡出市场。
  中国在建LED蓝宝石衬底项目超过30个,业内估计2011年中国LED蓝宝石长晶炉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台以上,甚至1500台。从目前的进展情况看,今年中国LED蓝宝石长晶炉机台实际到货安装数量远远小于1000台,估计在400台左右(不含2到5 公斤的小机台)。
回复数 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