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D散热仿真分析交流

用EFD做灯具散热分析有几年时间了,有些个人看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很多LED人会用经验来判断散热是否足够,主要通过是 灯体重量或灯体壁厚,散热面积或灯体大小,我想的说: 这两个因数确实是对散热重要的影响因数,但最多只是构成一个充分条件,绝不是必要条件,理由如下:

1) 灯体材料厚度不是越厚越好,太厚的灯体,反而会把热量积在灯体内部,形成个保温瓶的效果,不利于散热;当然也不是越薄越好, 灯体从非常薄开始加厚,因热传导热阻减小,传导效果改善明显,散热性能增加明显,到了一定厚度,传导已经不是瓶颈了,向外对流散热才是瓶颈,所以 这个时候增加厚度(重量)是没有意义的;

2)  理论上,散热面积越大,对流散热效果越好,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前提:鳍片间距足够宽的前提下,才成立,  因为在材料表面会有一个薄层,这个薄层的两侧热量急剧变化,就是所谓的热边界层,自然散热条件下,热边界层通常厚度在2mm左右(主动散热不用考虑热边界层),如果鳍片间距小于4mm,鳍片越多,间距越小,对流效果越差,散热效果也就越差。  且这个热边界随着鳍片的厚度 长度增大时,热边界层也是会增厚的,这就是为什么 鳍片越高或延伸距离越长时,建议把鳍片间距适当增加;

3)大家旺旺容易忽略接触热阻,如果热源的安装面有不平整或毛刺,基板与灯体贴合不紧密,再大的灯体也是枉然,就是这一点点毛刺或凸起,可能导致10度甚至更大的界面温差;

所以 如果灯具的实测温度偏高了,大家不要只想着加大灯体,加大散热面积,而应该从细节先检查,把热阻传热通道的瓶颈先疏通。一个个偏差,再到最终结论

回复数 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