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新形势下的经销商困惑及解决之道(下)
很多经销商,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利润一再缩水,挣钱是越来越难。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通过自己的资金积累来实现大发展,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经营酒类产品资金占压较为严重,以及商超、卖场以及餐饮酒店的大量赊销,让很多经销商资金捉襟见肘,想要再进一步大发展,几乎是“蜀道之南,难于上青天”,面对“造血”功能不足,“掏东墙,补西墙”又不现实,经销商应该怎么办?
资金不够用,永远是各类企业老板共有的心病。作为经销商也不例外。经销商在发展过程当中,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方法可供
参考: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自己的商业信誉,来为自己获得资金的使用。比如,现在很多企业会对经销商进行信誉评估,根据不同的等级,给于不同额度的授信,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商业口碑,作为经销商就可以套用企业的“信誉金”,从而为我所用,让自己有充足的资金可以调配和周转。
聪明的经销商,还会利用下游渠道的资金,来为自己赚钱。比如,有些经销商,总会在一年当中不同的时段,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召开订货会、联谊会、新品推介会等形式,来变相吸纳客户资金,不仅可以利用这些资金,争取厂家更好的政策,而且还可以加大对渠道的掌控力度,有效地挤压竞品。
实施强强联合,也是壮大自己实力,实现快速发展自己的有效途径。比如,格力空调通过厂商组建销售公司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有的经销商通过产品互补的方式,组建合资公司,也很好地解决了资金不足、渠道难进的市场难题。
这也是一种融资方式,即经销商通过抵押自己动产、不动产的方式,通过银行评估,然后争取银行贷款,从而利用银行的钱,来赚自己的钱。
做产品,还是做品牌,现在成了很多经销商的心头困惑。这些靠做产品发家的经销商,仍然对做虽然没有品牌,但却有利润的产品,心存怀念和流连,而做品牌,虽然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知名度,但利润的微薄,还是让很多经销商犹豫再三,毕竟,扎扎实实做品牌,谋求利润的道路好像太漫长,太让人焦虑。
WTO的日益深入,促使中国的经济,快速进入了财经阶段。这个阶段的最鲜明的特征,便是资本、品牌以及整合手段的运用。这在经销商发展层面,同样适用。
因此,经销商要想在发展的道路上,长治久安,就必须要踏上品牌发展之道。
随着人们消费的日益理性,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作为经销商就必须转变操作模式,要从单纯地做产品,为卖产品而卖产品,转向为长期赚钱而卖品牌,只有品牌的产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产品,做品牌,是经销商保证自己基业常青的必经之路。
在做厂家品牌的过程中,作为经销商,还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从而实施双品牌战略。所谓双品牌战略,就是除了运作厂家的品牌外,还要学会打造自身品牌,甚至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品牌,才是持久地,才是属于自己的,通过双品牌战略,作为经销商可以实现持续赚钱和长久发展的战略目的。
渠道困惑,也是经销商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很多经销商都是大流通时代走过来的,他们往往粗放地运作着也许他们并不擅长的渠道,结果造成了很多渠道都做,但很多渠道都没有做好的现状。
这些经销商,一般占有欲比较强,往往在拥有了一个品牌后,也不考虑自己能力如何,资源是否匹配,就想自己独家垄断对产品,对市场的控制权,容不得别人染指,其实,不懂得舍弃的经销商,也是一种不会有大得的经销商。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
要想更好地解决经销商的渠道困惑,以下几种方式,是可以参考的。
作为经销商,一定要不断地盘点和检视自己,明白哪些渠道可以 做,哪些渠道不能做,哪些渠道是自己擅长的,哪些渠道是自己陌生的。在将自己操作的渠道进行细分之后,作为经销商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资源状况,合理选择自己的运作渠道。
经销商要努力成为某一细分渠道的经销商老大,通过资源聚焦, 不断地取得和夯实在某一细分渠道的优势,最终让自己“又专又精”,从而取得在行业、在市场、在渠道当中的领先地位。
即通过将渠道运作,规范化,精细化,明确人员工作流程与运作标准,将渠道运作人员的工作固化下来,比如,拜访八步骤,深度分销六定等,从而最终实现从精细化到精益化转变。在实现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