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学名叫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根本不是虫子。
它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谣言二小龙虾是日本入侵中国的生化武器真相!日本人确实不吃龙虾,但不是因为所谓的“真相”,仅仅是人家不喜欢吃而已。
小龙虾是作为“牛蛙的饲料”传入日本的,而日本有丰富的水产品,相比本土水产品而言,他们觉得小龙虾肉太柴。 但是在美国,小龙虾已经吃了上百年,小龙虾的买卖也逐步从乡间集市走向大宗交易,目前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超过30万吨。除了外壳,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我们吃的尾部并无太多重金属,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监管部门在日常的抽检中并未发现小龙虾污染物超标的问题,也没有发现药残超标。 当然,吃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周围环境。大排档虽然爽,但卫生条件毕竟都很一般,所以最好找一些干净、正规的地方,最好看看卫生许可证什么的。实在不放心,自己做!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网上也有种说法,认为是“洗虾粉”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实际上洗虾粉的主成分是草酸,它从机理上就不具备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尽管它的确酸性较强,但是由于是水溶性,洗完之后又经过很多加工程序,不可能在虾身上有很高的浓度。我们平常吃的很多蔬菜里也富含草酸,比如菠菜。 当然,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都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烧熟煮透,比较保险的做法是100度烧煮10分钟以上,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