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你的产品寿命有几何?写在刘翔退役之后
2015年4月7日,中国飞人刘翔正式以一条长微博《我的跑道!我的栏!》宣布退役。各个品牌纷纷借势刘翔的余晖,一时之间,互联网又好不热闹。
毫无疑问,无论是高高跨越栏杆的瞬间,或是单脚亲吻栏杆的那一刻,都不会改变他曾经是中国跨栏英雄的存在,但如果我们冒昧的将英雄比作田径品类中的一个商品,那此款商品的下架,对于整个民族品牌而言,不知何去何从?
一个明星产品将左右整个品牌的存亡,可见强大的产品力对于整个品牌体系的杀伤力,各位看官更该重视的,就是产品力和品牌力之间的平衡究竟该如何自持?
中国的体坛这些年出了三个领军人物:姚明 刘翔 李娜,而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正是因为田径,网球,篮球,恰好都不是我们民族所擅长的项目,恰好都是欧美guo jia优势乃至垄断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上的突破才是最振奋人心的,换句话说,刘 娜 姚三人都拥有无可比拟的绝对产品力,而他们都恰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品类,一个被所有人都期待的品类。
而当刘翔走了,我们还有多少人能关注田径运动,除非下一个世界冠军的诞生;姚明的离开,直接导致了NBA转播率的下降……事实上,刘 娜 姚的出现的确算是一定程度上的特例,是小概率事件,是不可预知的黑天鹅事件。要知道当英雄退隐之时,即使孙海平再努力也无法随随便便的再复制一个刘翔出来。
对品牌来说,物质层面的确看的见摸得着,但谁又能保证你有乔布斯那样的本事,能像iPod、iPhone、iPad一般,一个接一个的往外蹦划时代的爆炸性产品?
所以品牌才存在所谓的两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有机的结合,相辅相成,物质层面需要明星产品,而精神层面则必须高于物质,和消费者有更多“情怀”上的沟通。但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品牌,无一不是精神物质两只手都抓,两只手都硬的。
抱歉,我们将刘翔的离开比作产品力的结束;但NIKE的精神却让刘翔品牌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