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很多古镇LED照明产品的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古镇LED的现状甚至是目前的市场价格等等,当然客商(包括外地的批发商、零售商、工程商,本地的及外地的贸易商)最关心的多半是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的实用性、产品的价格及性价比,这些是大家关心的话题,这些数据在网上也能搜到很多(不过我看了很多网上关于古镇的文章,与现实相差比较大,不够贴近现实),跟我们在古镇的人亲身经历的有相当大的出入,当然这些数据也是一个初步统计,我们能有所参考就可以了,而真正了解古镇我想还是要在古镇这个行业里从事相关工作多年的人员更具有话语权,更具有可信度,下面就说一下古镇LED的优势与劣势。
首先说优势:
一、产业链成熟,配套设施完善。
为什么说产业链成熟呢?LED产品需要的配件主要包括光源、驱动(电源)、外壳、包装,前面设计就不说了,古镇各种配件的生产厂家很多,让人眼花缭乱(多说两句,很多外地人来古镇,特别是在这行不是很久的,那就真摸不着门道了,倒处都是自己要找的产品,整个古镇大街小巷全部是灯,要找个没有灯的地方很难,哪家的产品好,哪家的产品价格公道?难啊,呵呵),配套设施就不说了,大大小小的配件城,数不清的成品门市,不怕你找不到灯,只怕你找花了眼。产业链分得清,成本就控制下来了,大批量生产效率有了,质量能更好的把控,这里不历举厂家名字,因为太多了;大概跟大家汇报一下古镇的区块,古镇包括古一、古二、古三、古四、曹一、曹二、曹三、岗东、岗南、七坊、海洲; 其中古四、曹三、海洲工厂较多,其它区块配件城及成品门市居多;另外LED工厂在往横栏、小榄、江门方向发展。其它的物流园也是星罗密布,从曹一的天宏物流,到曹三的金键物流等,更不用说布满大街小巷的快递公司,收发货的方便自不用说。
二、从业人员众多,LED咨询发达;
三、政府支持、交通发达、全民参与,还有很多地地道道的优势这里就不多说了,今天主要说说古镇LED劣势。
古镇LED行业的劣势下面主要说三点:
一、不注重细节
1、很多大众产品,大批量生产己有很多年,但是外壳有很多缺陷仍然存在(浪费工时,影响产品外观、品质);
比如3W瓦瓴灯外壳,此外壳开好模己有好多年,现在仍有两处重大缺陷,a、配套的铝基板与外壳的螺丝固定孔位对应不上,造成装配时铝基板浮起,而需要额外想法固定(比如打胶固定,比如工厂自行在板上重新钻孔打螺丝固定,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影响产品外观);
b、产品配件玻璃与外壳上边缘尺寸不配,配合没有公差、有可能造成玻璃盖不住外壳上边缘达不到防水要求,其它比如支架螺丝孔位与固定螺丝长度不配造成支架固定不住、披锋、孔眼等问题就不说了,只是工艺问题,不解的是为什么多年生产的老产品为什么结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为什么多年生产的产品没有人要求改善浪费工时,影响品质的结构缺陷?
比如大小枕头,大小电视等等产品,堵头螺丝滑牙一直是个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一直在重复出现。工厂一般遇到滑牙的就改用长一些的螺丝,同时堵头里面披锋无数,密封圈不容易装到位,多年的老产品啊,没有人想过要改善,没有人提起严重的投诉,没有任何市场反馈,这也可以说是制造业的一个奇迹。
以上是品质上的。
下面再说一下包装外观方面的,古镇的外壳外观真心要求不高,很多外壳氧化不良,颜色不统一、掉漆、厚薄不均、产品变形等等,这些不良是批批出现,这倒底是什么原因,我想身在古镇的我们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底,只是这种情况还要伴随我们多少年?
二、技术含量低
技术含量低,古镇产品难以赚取高额利润是必然的,可以说整个古镇都在为别人打工,用古镇的资源来替别人赚钱,因为赚钱的人古镇当然不少,但是更多的是外壳客商把钱赚了,你看古镇的饭店生意就知道,一家接一家的倒。古镇成了典型的搬运工、建筑工,而外地客商成了 开发商、承包商。这是古镇的痛,也是硬伤,没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三、从业人员平均素质偏低
这个我想身在古镇的人深有体会,一个杀猪的可能是某个厂的股东,一个搞建筑的可能是某个厂的老板,就更不要说遍布大待小巷的门市经营者。这也许正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强大。
以上说了很多,如果说得对的,大家多多支持;不对的请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