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LED老鸟浅谈LED产品高低价性能差异...

本帖最后由 金轮法王 于 2014-4-2 11:00 编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拼杀,有拼杀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涌现了很多很多知名的企业,大型企业,500强企业。他们是我国的中流砥柱。
也有很多很多小型的民营企业,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不幸的是,楼主也是那牛毛中的一员。
自从楼主做这个伟大的LED灯具开始,市场从来没有间断过的拼杀对楼主压力很大,楼主从最开始的销售,做到技术,做到采购,做到生产,做到现在的整个企业操盘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深刻体会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不是温水煮青蛙,而是直接用开水烫青蛙,烫的我是外焦里嫩。
先从销售开始讲一下,楼主原来刚入行时的销售状态
大学学的不是LED,对LED也不了解,那个时候卖插件灯珠,灯珠从一个天价降到白菜价。
后来开始卖贴片灯珠,贴片灯珠又从天价降到白菜价,然后又卖大功率,结果还是从天价降到白菜价。难道楼主卖什么,什么东西都要降到白菜价?
业务渐渐熟练以后,正好技术那边缺人,老板放心的让我这个半桶水跑去搞技术去了,刚开始秉承着精工研制,质量至上的方针努力的做着电源,每个工程师都想做出永垂不朽的产品出来,哥也是抱着这个梦想,结果,一队人研发的东西大半夭折,造价太高了,销售那边压力巨大,天天跑到我们这边骂娘。
技术做的差不多了之后,采购那边的小妹不太给力,哥现在才发现,那个时候哥是一个勇敢的董存瑞,哪里有困难,哥就抱着炸药到哪里去。采购是一个很大的学问,在采购的过程中,让哥学到了,如何才是正确的销售,做销售的人不懂得采购正常,但是做采购的人肯定懂得如何销售。
采购那边培养了一个小妹一个靓仔之后,哥去负责监督生产去了,我拆开过很多工厂生产的产品,有些确实做工很好,但是在市场上面销售状况并不理想,有些做的很烂,但是销售额蹭蹭往上涨,哥觉得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奇怪,为什么做工好的卖的不如做工差的,价格只是一个方面,用户需求才是最终目的。谁能解决用户需求,谁就能销售的最好。到现在哥是负责全盘管理,不负责哪一项了,但是,但是,有时候哥看到他们的做事方法,真相一脚踢开来,自己跑去做,经过老板无数次的批评指正,不让哥深陷在哪个部门的某项事情之后,哥明白老板的
,哥自己做到80%,不如下面的人做50%。这个是对的,那么进入今天的主题。LED灯具低价与高价之间的性能差别
简单的举个例子,只拿球泡灯来做推理,附带图片,大家看一下具体的构造。

这个是中山某厂生产的2.3元买10送3的产品,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是能亮,最大的有点是元器件在电路板上,最强的性能是灯珠偏蓝厉害的很,根本看不清楚到底是我在用灯还是灯在玩我
不过确实是便宜很多,散热的话,谈不上,绝缘性能倒是不错,外壳是塑料的,走量很大,那个小工厂基本24小时做,做这种产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最搞笑的时候,那时候是灯博会,我也有去参观(楼主是牛毛里的一员)有个客商从一个展台里拿了一个3W的塑料球泡灯,刚买走没多久,跑回来说灯不亮了,当时楼主就满额头的黑线。
讲实在点的,这个产品的几个方面
1:外壳塑料的绝缘性能好,
2:电子元器件集成到板上,节约成本
3:灯珠光色偏蓝的厉害,想看清东西很难
4:电路板是玻纤的,有点不喜欢,不过小W数,凑合着用
5:造价便宜
6:使用周期真心不知道,厂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坏掉,可能1个月,可能2个月。
总结一下,这个是国内现在大家普遍的现象,东西追求便宜,便宜就好卖,有量也赚钱,批发商觉得只要厂家敢保,我就敢卖,如果厂家跑了呢?雄记是个很好的例子。再说了,最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并不是这种塑料的产品,批发商们自求多福了。
阻容降压的工作方式是:AC 220V输入--------------CBB降压电容 400V 105J---------------------全桥整流 内部封装4个二极管按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形式连接并封装------------------稳压管 滤波电容 (并联)--------输出,内部用了俩474 俩510,这样的方式比较粗狂,峰值电压远远超过稳压管和电容的耐压值,很容易击穿,这个批发商并不需要理解这个是怎么设计的,只要知道这个容易击穿就OK了。
怎么没人看呢?哎哎哎
下面讲一下普通的铝壳,铝壳球泡灯生产的厂家也很多,也有很多厂家做阻容降压的,这个暂且不讲,只讲一下恒流的,

这几个产品是我做的,闲来无事的时候自己拍的,从几个方面来讲一下
1:球泡灯价格
中山售价:2.3-2.8元 楼主售价:5.8元
2:材质
中山:塑料 楼主:铝壳
3:电源
中山:阻容降压 楼主:恒流电源
4:灯珠
中山:2835偏蓝 楼主:5730正白
5:电路板
中山:玻纤板 楼主:铝基板
6:重量
中山:21g 楼主:45g
7:功率
中山:灯珠功率1.4W 楼主:3W
8:散热
中山:无散热部件 楼主:铝壳散热
9:导热
中山:无导热 楼主:卡夫特导热硅胶
10:光通量
中山:120-140LM 楼主:240-260LM
11:使用时间
中山:未知 楼主:4500-5000小时每天10小时
12:性价比
中山:俩灯5.6元 楼主:5.8元
综上所述,其实不是想说楼主的产品有多好,而是针对于两个配置的产品,买俩便宜的不如买一个标准的,一个标准的产品可以用的久一点,而且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售后服务问题。
当然市场上面有很多很多比楼主价格高的产品,主要是楼主的定位在于普通老百姓能买的起,这个是首要条件,第二是产品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保障,谁生产灯具都会坏掉,只是损坏几率问题,第三个是光色要正,不要偏蓝,偏绿,偏黄,这个可能跟封装有关系,第四个是做一个企业要有良心,第五个是批发商并不是我的客户,我的客户是消费者,我提供的产品最终的使用者才是我的客户,所以很多产品我都是按照自己是一个消费者的前提下设置出来的。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我的导师教导我,1:要有自己的梦想
2: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我一直努力的,很努力的做自己的产品,现在销售状态走量当然没有塑料的产品好,但是客户基本都很稳定,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相信一个聪明的批发商会考虑性价比好的产品,我也相信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会选择性价比好的产品,我会坚持自己做产品的定位,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愿意使用,那么这个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我也相信生产低档产品的厂家老板,他们家里用的肯定不是他们偏蓝,蓝的找不到北的产品。

  • dc79972bd40735fa995390c29c510fb30e24088f.jpg
  • da555982b2b7d0a20123dae6c9ef76094a369a40.jpg
  • 706928381f30e9247b1a494a4e086e061c95f7f5.jpg
  • 26bb81cb39dbb6fdd182305d0b24ab18962b3755.jpg

回复数 106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