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是LED的“乱”催生李兴华 还是李兴华搅乱了LED?
"据(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李兴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一条不足四十字的官方信息,对一个照明行业不亚于一枚"重磅炸弹"。对广东LED政策的"走向"又将惹来多大后遗症?对于李兴华这一事件,到底是LED的乱催生李兴华腐败,还是李兴华搅乱了LED呢? “财政鸦片”造就了李兴华
事实上,LED行业的不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把财政补贴当作“精神鸦片”吸食,以及企业扎堆造成的产能过剩上。
首先,在各地政府产业升级的口号中,“初衷良好”的大量财政补贴投向了所谓的新能源和新技术产业。公开报道显示,LED产业的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这两家企业在2011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双双超过了100%,其中,政府补贴对于三安光电净利润的贡献率达到90%,德豪润达则为79%。
德豪润达2011年的营业利润为1.46亿元,而利润总额为4.52亿元。其中,约3亿元利润来自其子公司获得的政府补贴以及所得税减免。而三安光电2011年获得的财政补贴涉及总额高达18亿元。
根据审计署6月21日公布的“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中央财政2011年和2012年共安排本级和转移支付给18个省在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类三个款级科目上的资金818.83亿元。其中,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获得18.76亿元。
与此同时,在光伏产业出现“寒冬”后,随着深圳一个与LED发展有关的规划的废弃,LED产业一度被认为是“下一个光伏产业”。“前三年行业利润可达20%~30%,但现在只有5~10个百分点。”广东中山一家LED产品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位负责人把利润下滑的原因归于LED产能过剩所导致的恶性竞争。他说,前几年,行业门槛进入太低,一个只要在企业有过一年研发经验的人员,就可以开一个公司。
他补充说,LED入门门槛如此之低,以至于他自己现在都搞不清楚什么是LED。“我只知道,我就是做灯的而已,就像做其他灯一样。”他说,与光伏一样,来自其他行业包括做袜子、生产单车的都进入这个行业。“钱来得太快”,就像他们这样一个在中山的中等企业,一年的营业额也有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