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LED上游公司低迷,中下游公司回暖
由于前期投资过度,LED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迟迟无法得到解决。进入2013年后,随着招标期的到来,中下游公司业绩率先扭亏,上游公司则仍处于过剩产能消化的困境。LED产业出现了‘下游吃肉上游喝汤’的局面。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由于投资过量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LED上游芯片制造类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持续疲软,包括业内巨头三安光电在内的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普遍下降;而LED中下游的封装类上市公司及应用类上市公司崭露头角,勤上光电、洲明科技等LED上市企业一季度净利润均扭亏为盈。
“LED行业一般在一季度招标,二季度生产,这是LED板块部分公司一季度扭亏的主要原因。细分来看,LED上市公司上游芯片制造业易受产能过剩及外部竞争冲击,而中下游的封装业务则相对稳定,将首先迎来业绩扭转。”民族证券傅越鹏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芯片类公司低迷
目前,LED板块中约有20家公司,上游芯片制造业包括乾照光电、华灿光电、士兰微、国星光电等;中下游封装及应用领域包括长方照明、勤上光电、瑞丰光电、洲明科技、聚飞光电等;全产业链公司则有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两家。
从华灿光电、士兰微等芯片制造类上市公司去年及今年一季度财报来看,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下降。
华灿光电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相比2011年同期的4.7亿元下滑30.3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33.86万元,相比2011年同期的1.24亿元减少29.93%。
华灿光电表示,经过前几年的芯片投资高峰,芯片产能目前已到达相对高点,虽然LED芯片市场规模亦有所扩增,但快速增加的产能导致竞争者采取了激进的价格竞争策略,使得产品单价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行业整体毛利水平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华灿光电两大主营产品LED蓝光芯片和LED绿光芯片去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相比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2.14%和37.95%。
今年一季度,华灿光电的业绩依然不理想,实现营业收入4351.58万元,同比下滑58.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0.82万元,同比下滑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