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知识产权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
 愈演愈烈的同质化竞争、日渐突出的产业主导权缺失、潜在的贸易摩擦等危机,正伴随著LED知识产权问题袭来。
 随著产业规模的增大、企业实力的增强以及产品出口的增加,我国LED知识产权问题日渐凸显,正成为影响我国LED产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突出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关系到整个LED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产业危机。
愈演愈烈的同质化竞争危机。国内LED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主要体现在LED产业链中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中、下游环节。同质化竞争的背后是企业技术创新与设计创新能力的薄弱。在技术创新方面,高端产品大量应用国外芯片,造成产品的性能价格趋同,而中低端产品仿制现象严重,更缺少技术创新。在设计创新方面,产品外观以及结构的设计侵权成本较低。一个创新企业设计出一个新产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资金,而一旦产品得到市场认可,追逐短期利益的厂家通过简单的抄袭致使劣质产品充斥市场,扰乱市场秩序,阻碍优质产品的推广。
 日渐突出的产业主导权缺失危机。LED核心专利及产品品牌的缺乏将造成产业主导权的丧失。LED国际巨头利用各自的核心专利,採取横向(同时进入多个guo jia)和纵向(不断完善设计,进行后续申请)扩展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布置了严密的专利网,通过专利交叉授权结成同盟,对我国LED企业形成专利重压。以我国出口的LED产品为例,由于缺少LED芯片核心技术专利,国内LED芯片企业的产品至今无法大规模出口,出口的LED产品大多隻能採用外资LED芯片,产品价格受芯片价格波动的影响严重。此外,我国出口的LED产品缺少品牌,出口产品一般贴国外厂商的商标,经国外厂商授权销售,导致我国LED企业在应对外部竞争中仅仅佔据了产品的生产以及部分设计环节,产品的利润大部分流失到国外。
长期潜在的贸易摩擦危机。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竞争手段,LED知识产权问题将形成长期潜在的贸易摩擦风险。美国近些年多次运用337条款阻止我国LED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自2008年以来,我国LED企业共遭受4次“337调查”,涉及的国内企业达30多家。遭受“337调查”的企业,轻则达成和解或对原告进行赔偿,重则永远退出美国市场。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