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代工厂生死抉择 倒闭or转型?
人口红利时代终结  自去年以来大量低端制造企业纷纷外迁离开中国,据大和证券资本市场公司报告称,初步迹象显示东南亚国家开始超越中国成为低成本制造中心,这种趋势未来几年可能会加速,中国很可能在未来5-10年失去“世界工厂”地位。
  惠誉国际称,中国工人工资标准自2008年以来上升了87%;按照目前中国的物价想要满足工人基本需求,工资标准还要上升46%。
  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那么,工资水平必然要相应提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提出的“刘易斯拐点”,假设了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劳动力从过剩走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二三十年内成为“世界工厂”,和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有着直接关系。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劳工是缺乏议价能力的,工资水平可以长期保持不变。当“刘易斯拐点”出现,工资开始由水平运动转变为陡峭上升,企业如果按照原来的价钱,肯定是招不到工人,特别是在高物价伴随下,招工难更加明显。与此相对应的是 “人口红利”时代终结。
  此外,十八大已经明确表示,中国到2020年要打造成创新型国家,意味着政府优惠政策会偏向于技术型企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处在产业链低端的粗放型企业优化升级已成必然。
  代工厂的“底层”命运
  美国提倡的“全球化”,即国际分工。目前全球化体系中,欧美、日韩企业占据全球化产业分工关键地位,其他地区处在产业链中低端,更多是以代工的形式参与全球化。
  在LED行业全球化国际分工中,美、欧、日依然处在产业的上游占据关键技术。美国科锐、德国欧司朗掌握LED芯片核心技术;日本日亚化学和丰田合成提供的LED晶粒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其LED晶粒产能约占日本80%。
  另外,LED中游封装技术基本掌握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企业手中。国内LED封装出口企业则基本上是给欧美日企业做代工,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代工企业最为艰难。
  如今,欧美日都有一套严格控制代工厂的管理方式。一般大企业都会给代工厂发一份“代工询单”,在这份单据中,有关原材料的品牌、质量、数量上均已指定,不仅如此,后续相关的物流、维修、培训、用工上也都有清晰、明确的计算。客户只是按照较高的人力成本的价格支付给代工企业,简而言之,LED封装代工企业挣的就是人力成本差值。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LED封装代工企业的利润明显降低,利润越低越需要靠量维持盈利,所以只能扩大产能,再招更多的员工。这种单靠人海战术的经营模式,将会被不断上涨的物价、劳工成本以及汇率波动逼上绝路。

回复数 4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