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震荡之后——德豪润达与雷士股权变动事件
事件回顾
因股东芜湖经开区光电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在谋求以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股票,12月20日德豪润达(002005)公告停牌,同时称公司另有重大事项决策,12月26日晚德豪润达公告称收购雷士照明20.5%的股份,成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东。
事件恰似一声冬雷,迅速成为照明行业焦点,媒体和从业人士高度关注。两天来,随着股市的高开低走,各种分析和爆料不断,看来震荡之后,依然疑雾重重。
事后震荡
事件之后的震荡主要有以下三种观念:
观点一: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套现说。
从交易数据来看,吴以2.55港元/股卖出雷士照明股票,同时以5.86元/股认购德豪润达新增股,这一“高卖”“低买”,差额过3亿元,据此有分析认为吴长江套现。
观点二:吴长江夺权说。
此次股权变动后,吴长江不仅仍持有雷士股权,同时成为德豪润达的第二大股东,假德豪润达成为雷士照明单一最大股东的身份,可要求重组董事会,达到重掌雷士照明的目的。
观点三:产业整合说。
德豪润达处于LED照明照明产业的中上游,与处于产业下游应用端的雷士正好形成优势互补。德豪润达可借此拓展下游应用,同时可利用雷士照明强大的渠道销售其自身的LED照明产品,雷士照明亦可借此掌握产业中上游的技术、产品资源,弥补其自身不足,是强强联合。
疑虑重重
从行业层面看:
德豪润达与雷士照明打响了行业垂直整合的第一枪,恰似一声冬雷,振奋了行业。但从这两天股市来看,双方均高开低走,一路走低。虽然德豪润达在停牌之前一路看涨,似有交易内幕早泄,复牌后“见光死”,理性回归的成份,但雷士照明却是真真切切地走向熊市,看来投资者并不看好此项合作。本人以为LED照明照明产业链整合应是行业共识,双方第一个吃螃蟹,跨出了第一步,作为先行者一定会起到示范作用,吹响了行业整合的号角。
从经营层面看:
雷士作为国内照明第一品牌,在业内拥有强大的产品和渠道号召力,选择德豪润达作为中上游的合作伙伴,并不被很多专业人士看好。以德豪润达在LED照明照明领域的技术能力和产品现状,并未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近年来发展的应用产品也未见明显的市场优势,即使雷士的产品全部更换成LED,其在下游的消耗较之德豪润达的中上游产能,也发挥不了明显的作用。无论是雷士布局中上游,还是德豪整合下游应用,双方并未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况且此事件雷士董事会官方至今并未表态,目前还未见到双方的合作细节,恐怕之后的路并不平坦。
从资本层面看:
事件过后,虽然吴长江同时拥有了两家公司的股权,但不难看出也将自己置于了自己与自己博弈的两难境地。因手中持有的雷士照明股权在质押,即使是股权置换,也难以顺利完成交割,吴长江手中应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完成这笔交易,似乎在此吴长江欠了德豪润达一笔人情,若之后德豪润达继续委派吴长江执掌雷士照明,则又欠了一笔人情,不知其将如何处理雷士和德豪的资本关系。站在德豪的资本立场,只有两条路:一是用德豪的产品,目前又看不到德豪产品对提升雷士产品的优势所在;二是借雷士渠道卖德豪的LED照明产品,势必影响到雷士的产品布局。这两条路无疑都极难走,稍有不慎都极有可能触及雷士其它股东的利益。反过来站在雷士的资本立场,用不用德豪的产品,借不借渠道,都关系到雷士的利益。往事并不遥远,当初施耐德收购雷士小家电后,以基本互补的产品进入雷士渠道,尚成前车之鉴。
从人物层面看:
作为雷士的无冕之王,吴长江一手创建了雷士,不仅在诸多行业人士眼里吴长江就是雷士,雷士就是吴长江,恐怕这一点也渗透在其本人的血脉里。换股之后在雷士和德豪两边吴长江都不再是第一把交椅,这种角色和心理的转变,既不是经营层面的问题,也不是资本层面的问题,本人是否能够调整和适应。眼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经历过今夏的风波后,身兼创始人和第一大股东的吴长江本人,尚且失去了对雷士照明的控制权,借道德豪之后的胜算有几成,作为两边之王的德豪是否能放下架子,放手吴长江执掌雷士,这都需要时间来证明。
总之,吴长江是照明界的传奇枭雄,非常人可比,也许此番变动的背后藏有奇谋,重掌大局亦未可知。目前其手中持有的雷士照明的股权仍可退可守,与其关联的产业亦可变现,在这个群雄逐鹿的照明乱世,真心祝愿吴长江能再次称雄照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