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细数LED企业淡季里不平淡的举措
  LED产业进入传统淡季Q4,LED企业所面临的窘境,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市场不景气、成本上升、订单稀少、资金周转不灵、员工追讨薪酬……“怨言”此起彼伏。据观察,迫于淡季“围困”和LED产业供过于求压力的持续,许多厂商透过策略结盟、互相持股以及专利授权等方式突围“冬眠”所带来的损失及换取更长远的发展机会。
  细看LED大厂淡季决策,减少损失,为长远发展未雨绸缪:
  加速策略联盟卡位,更具市场竞争力
  近日,伴随两岸LED巨头璨圆光电与三安光电的结盟,台湾LED厂的合并也浮出水面,广镓将在12月28日后正式成为晶电子公司,隆达也将在2013年2月1日正式并入威力盟。面临激烈价格竞争与供过于求,各家厂商纷纷寻求策略结盟。即使连过去较封闭保守的日本日亚化,也不得不采取较过去不同的商业策略,传出在台厂中寻求战略伙伴。业界认为与日亚化集团关系密切的鸿海集团,以及与日亚化有供应链关系的晶电,未来与日亚化合作的机率相当高,日前也传出外传日亚化已入股鸿海集团旗下的LED厂荣创能源。
  在市场低迷,专利受限,研发受阻等困境下,结盟合作将是企业突围的最佳发展策略。例如三安和璨圆合作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优势互补,因二者业务互不冲突特点,双方合作可透过各自优势,弥补各自所需,提高各自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对两者都有益。
  专利授权,为扩大市场更添一助力
  在中国LED企业史福特、迈勒斯、上海企一、雷克等品牌陷入“专利纠纷”以来,LED专利日益引起业内重视。日前晶电与日本东芝相互授权AlGaInPLED技术专利,加上与丰田合成本身的合作优势,对于进入日本照明市场供应链提供厂商芯片供应,更添一助力。早期,飞利浦推出LED和SSL专利组合授权计划,不惜通过诉诸法律来说服其他公司加入其计划。
  不管是国际巨头交叉许可专利,进行结盟;或者是对产业后进者,通过专利诉讼进行打压,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利用专利,加强扩大市场占有率。LED企业应重视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研究开发,创造有竞争力的产品;也应注重专利布局,积极开展专利预警和风险防范工作,并有效利用专利的特殊性,快速发展。
  利用淡季之际:企业搬迁,内部整合
  从近期走访的厂商观察到,不少企业利用Q4淡季,进行内部整顿,例如厂房搬迁,公司人事变动,调理职权等等决策调整。
  之前,雷曼光电因紧急决定搬至惠州基地,部分员工欲离职而引发赔偿纠纷。有知情人士透露,雷曼急于迁厂扩大规模的原因是其盈利状况持续恶化,迫于规模小和毛利低的双重压力,必须扩张规模所致。
  在人事变动方面,不外乎雷士照明近日的职权调整最为频繁,从张开鹏辞任雷士照明CEO,紧接着委任李港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而备受关注的企业经营权转让:台厂泰谷正式由亿光电子董事长叶寅夫接掌经营后,出货与营收在亿光扶植下,趋于稳定。

回复数 2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