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胶粘剂玩家 于 2012-12-5 19:07 编辑
小份子硅氧烷----LED灯泡起白雾的根源
随着近年来LED产品的快速普及,有机硅行业迎来了发展良机。有机硅产品主要应用于LED芯片包封、LED户外显示屏灌封、LED灯具密封、LED驱动电源灌封、LED模组散热等方面,有机硅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柔韧性、抗UV性、耐高温性、耐黄变性,保障了LED使用寿命长的特质。 当然世间万物中没有哪一种是百益而无一害的,有机硅材料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合也会有一些弊端。如下文提到硅胶的挥发性对LED照明的危害。 硅胶广泛用于LED球泡灯、蜡烛灯、射灯的灯泡粘合、透镜粘接、外罩固定等。此类硅胶属于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简称RTV1),吸收湿气固化,不需要添加额外固化装置,固化后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可修复性,一直以来成为LED结构工程师的首选粘合剂。 采用了RTV硅胶粘接的球泡灯、蜡烛灯在老化或客户使用的过程中灯泡(特别是透明的灯泡)内壁出现白雾现象,相信很多LED工程师都遇到这样的客诉。 经过我们长时间的分析、测试,找出到问题的根源是硅胶中含有易挥发的小份子硅氧烷。 硅酮胶的主要原料是有机硅氧烷(如: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吸收湿气,开环缩合便可制得聚有机硅氧烷----(就是我们常说的硅胶)。

硅酮胶的固化反应属于平衡反应,当硅氧烷的含量在12%-14% 时,聚合反应达到平衡而停止,此时残存的硅氧烷中含有分子量较小的线型体低聚硅氧烷, 由于沸点相对比较低,受热容易挥发。硅胶行业中通常用D3~D10或D4~D10的总量测定来表示硅胶产品中小分子硅氧烷的含量。

n =3~10(小分子硅氧烷的化学式) 使用硅酮胶粘合球泡灯、蜡烛灯的灯泡, 在老化或使用过程中, 由于小份子硅氧烷受热挥发充满中在密闭的灯泡内, 当小分子硅氧烷聚集在灯泡内壁时, 透明的灯泡呈现白雾状, 影响灯具的外观和光的透过率。


欢迎交流:QQ 147134971 胶粘剂玩家 张R 135 3553 2205
- 聚合反应.jpg
- 低聚硅氧烷.jpg
- 硅胶挥发图.jpg
- 蜡烛灯的白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