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牵手璨圆有“暖意” LED联姻效果有盼头
  LED行业正在经历的“寒冬”,似乎比眼下的天气更冷。为了御寒,相关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三安光电就祭出了“抱团取暖”的方法。
  三安光电近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三安)拟使用自筹资金5.05亿元人民币(约23.52亿新台币),认购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璨圆光电以私募方式发行的不超过1.2亿股普通股。交易完成后,厦门三安将持有璨圆光电约19.90%股份,成为璨圆光电第一大股东。
  三安光电此举被认为是LED行业欲走出寒冬的新尝试。
  行业的冬天非常冷
  11月份对于今年的节气来说,不过是刚刚进入了冬季。但对LED行业而言,这个冬天已经持续了不止一年。就在本月初,有报道称亿元级LED企业浩博光电发生危机,这是继去年多家亿元级LED企业关门停产后被引爆的又一颗 “炸弹”,这也注定LED行业的这个冬天更加冷。
  从今年三季报来看,资产规模较大的A股光电企业,业绩也好不到哪去。根据记者的统计,今年1月~9月,接近七成的LED企业净利下滑,其中部分企业正在亏损边缘挣扎。珈伟股份、华灿光电等7家企业同时出现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情况。
  在净利下滑的企业中,珈伟股份净利同比下降92%,士兰微净利同比下降88%,德豪润达净利下降57%,净利下滑幅度位列前三。而更令投资者惊讶的是,今年5月才上市的珈伟股份,在上市不久后就出现业绩变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幅达94%,被称为变脸最快的上市公司。记者翻阅该公司三季报发现,虽然三季度实现营收7100万元,但净利润却只有6万多元,公司已站在亏损的悬崖边。
  而那些资产规模更加庞大的企业,日子同样不好过。最近有媒体报道称,2009年德豪润达开始转型进入LED行业,先后募集30亿元左右的资金,但现在却吃着政府补贴,公司虽然在1月~9月实现净利润1.15亿元,但比上年同期下降57.41%。而公司对净利润下滑原因,居然解释为收到的补贴比去年减少。
  华宝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一边是不断有LED企业倒闭,一边是资金大规模投入LED产业的消息不绝于耳。过度投资使得行业产能供过于求,且集中于技术壁垒较低的中小企业。未来LED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都将面临残酷的优胜劣汰过程。少数企业将越来越壮大,更多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张小飞也对记者表示,目前LED行业问题比较多,行业高利润的时代早已远去。而正是因为之前LED行业存在高利润,导致大批企业涌入。近年来,市场饱和愈发明显,而大企业可以依靠政府补贴以及获得更多订单而生存,小企业就只能依靠打价格战来维持生计,由此产生出一些性能不佳的产品。目前市场形成恶性循环,大多数企业都在做亏本买卖。大企业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依靠政府补贴勉强度日,但是补贴并非无穷无尽,所以,行业洗牌不可避免,未来可能只会存活少数的高质量企业,更多的企业将被淘汰。
  由此可见,LED企业要么选择突破困境,要么在洗牌中被淘汰。而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三安光电要参股璨圆光电,让业内人士不得不行注目礼。
  三安的“牵手”有暖意
  记者翻阅相关资料发现,此次与三安光电“联姻”的璨圆光电,于2003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是台湾地区生产LED外延片及芯片的主要厂商之一;截至2012年6月30日,璨圆光电资产合计187.9亿新台币;今年前6个月营业收入23亿新台币,合并总收益2.1亿新台币。
  此前,也有大陆LED企业和台湾地区相关企业有过一些合作,如创维和晶元光电的合作等。此次三安光电参股璨圆光电则有所不同,一向精明低调的三安光电董事长林秀成,在参股璨圆上豪掷5.05亿元,如果最终成功,将成为大陆LED企业首次参股台湾LED企业,并且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三安光电,可能会进入璨圆光电的董事会。
  无怪乎此消息一传出,就引起台湾LED行业强烈关注。当地媒体甚至报道称,“三安光电可取得璨圆光电的高亮度晶片技术以及其他专利,如果璨圆光电再与竞争对手三安光电签署交叉授权合约,则将璨圆的领先优势变小,拉近大陆与台湾LED行业的差距”。而大陆也有媒体及部分研究报告认为,此次参股中,三安光电可利用璨圆光电的200多项专利弥补自身的不足。

回复数 2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