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LED产业现状:“快乐”中“痛苦”地前行
随着全球LED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加大,未来我国LED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LED核心技术和专利基本被国外垄断。可以说,我国的LED产业是在“快乐”中“痛苦”地前行。
国际视野下的LED产业
当前,全球已初步形成以亚洲、北美、欧洲三大区域为中心的产业格局,以日本的日亚化工、丰田合成,美国的科瑞、普瑞和德国的欧司朗为专利核心的技术竞争格局,来自日、美、欧的几大国际厂商代表了当今LED的上游水平,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收入上,更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垄断,50%以上的核心专利都掌握在这几大厂商手中。而我国的LED还处于较低端的水平,80%左右的产品集中在景观照明、交通信号灯等应用市场,通用照明市场还在推广之中。
随着国内LED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把目光转向中国。近几年,我国受理LED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显著增加。据guo jia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在《LED照明照明专利风险分析研究报告》中称,全球已有22个guo jia和地区在我国申请了专利,排名前五位的guo jia分别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和荷兰。其中,日本以1306件专利申请的数量遥遥领先,占申请总量的24%。在有效专利方面,国内专利申请与国外来华专利申请的比例约为4:5。但在这些国内专利申请中,台湾地区占据了大量的份额,其有效发明专利占到了53%。从产业链的分布来看,国外公司主要在芯片、封装领域的专利较多,有一半的LED核心发明在我国提出了专利申请,国外LED企业掌握了绝大多数的核心专利技术。
曲折中前行的国内LED产业
国内的LED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上海、大连、南昌、厦门、深圳、扬州和石家庄等7个guo jiaLED照明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和普通照明领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照明电器生产国和第二大照明电器出口国。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LED企业3000余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只有140家。然而,在这140家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的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超过5亿元的也只有少数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