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李玉刚创业之路:小作坊到知名企业 LED产业助力企业上市
李玉刚创业之路:瞄准LED产业 “小作坊”创意产业助力企业上市
从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到大学生创业者,从一个“作坊主”,到一个年销售额达数亿元公司的老板,北京澄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李玉刚,凭借着自己的艰苦奋斗和执着的梦想,完成了人生不断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
白发见证企业成长
11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北京世纪澄通电子有限公司的6层小楼里,公司院内,几名工人正在对一块大屏幕进行调试。在屏幕前,一名衣着单薄的中年男子在和他们说话。他就是42岁的北京世纪澄通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澄通公司)的创始人李玉刚。
在高丽营镇周围的各种公司中,澄通公司的外观并不特别。但就是这家成立不到20年的公司,曾参与了北京奥运会老山体育馆、跳水馆,国庆60周年庆典台湾彩车等重大项目的LED屏幕的建设。截止到去年,澄通已经成长为年产值近3亿元的国内知名LED系统设计制造和节能环保行业企业。目前,该公司占地面积达20余亩,有自建厂房和具备现代化设备的生产基地,同时拥有遍布全国的32个直属和销售服务机构。
随着澄通公司从一个“作坊”式加工厂到一个现代化企业的转变,李玉刚也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创业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企业家。虽然今年刚刚42岁,但白头发已经占领了相当大的“领地”,这些白发见证了李玉刚和其事业成长的艰辛。
小作坊让梦想起航
1997年,李玉刚与人合伙在海淀区租了两间房作为公司办公地点,开始了真正的创业。
1991年大学毕业后,李玉刚留在北京的一家水泵厂工作,虽然待遇不错,但为了积累经验的李玉刚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毕业第二年他就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家电修理铺。
1993年,李玉刚跳槽到了北京蓝通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LED生产的企业,这也是李玉刚首次接触到该行业。在这家公司,李玉刚在安装、技术、市场等方面都试了一个遍,学到了销售、社交、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提升。由于接触的人多了,视野也开阔了,这为李玉刚以后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7年,李玉刚与人合伙在海淀区一所民办大学内租了两间教室作为公司,开始了真正的创业。李玉刚告诉记者,那时候根本不能叫公司,只能叫小作坊,公司的业务也就是为证券公司营业大厅里的LED显示屏做维护。由于公司规模比较小,没有技术,没有市场,没有施工人员,李玉刚只能亲自上阵。他亲自上门跑业务,用自己的诚恳和服务打动客户,有时甚至会免费维护一年。通过几次合作,李玉刚慢慢赢得客户的信任。
说起创业的艰辛,李玉刚经常轻描淡写,但一个个事例透露了其中的不容易。有一次,一个客户要求的LED显示屏,他和同学研究了半天也做不出来。郁闷之下,两人就跑到中国人民大学的舞厅跳舞,恰好认识了一位当时还在上大一的哈尔滨女孩。后来,这位当初曾当过他舞伴的女孩,成为了他的女朋友、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