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微LED工厂老板在呼救
  贷款无门,工厂生死攸关,这位年近50的王鸣心急如焚——“谁能救救我的工厂?谁能接收这个产品的生产,救救这个好产品,我愿做这个产品的打工仔。”
  王鸣的困境,只是深圳众多中小企业的群体性困境的缩影。随着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融资艰难,税收居高不下,中小企业整体生存环境正在恶化。
  站在显得空荡的厂房里,王鸣自嘲地形容自己是在“苟延残喘”中坚守,说话时透露出焦虑和无奈。
  记者在通往鹅公岭工业区的一条小路上终于见到了王鸣。他的一辆破旧的五菱面包车,就停在路边,这是工厂偶尔用来短途运材料的车。他的私家车,这个月已经抵押给了一家财务公司,却只借到了3万元,那或许是他最后可以用来换钱的资产。
  王鸣的工厂,在鹅公岭工业区的一个不起眼的多层厂房内,有个独立的门院。由于没有明显的标识,如果不是他带路,找到这个地方并不容易。
  厂房是今年4月份租下来的,面积500平米。“厂房每月的房租、水电费等费用差不多要7000元。”王鸣说,现在支付厂房的租金都有些困难了,房东已经催过几次房租了,过几天可能就会停水停电。
  记者跟随王鸣上了厂房二楼,“深圳市光彩灯盘有限公司”的牌子挂在显眼的地方。他说,公司不久之前才更名,此前叫做光彩天花板有限公司,生产软膜天花以及承接软膜天花工程。今年4月,工厂转生产软膜天花LED灯盘,这是王鸣自己的一个已申请专利的产品。
  公司的营业执照上显示,注册资本金为20万元,这是一家典型的微型企业。
  由于工厂的生产几乎陷入停顿,记者在厂区车间里转了一圈,只看到有一个工人正在做LED灯盘,而组装生产线旁边,则是各式各样的天花灯盘。
  据他介绍,现在工厂一共只有6个人,今年4月开业之初有15人,还组建了一个销售团队,但销售团队后来也解散了。为降低运营成本,产品除核心工艺在工厂做,其他的零部件都外包给周边的工厂。实际上,产品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链,只要市场打开了,工厂就能赢得一线生机。

回复数 19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