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via:孟庆云--LED显示屏企业之困
在2004年左右,LED显示屏企业是非常非常风光的,以蓝普为例,在业界内首推亚表贴LED显示屏,一下在行业中独领风骚,当时的洲磊(现在洲明)推出0805(好像是)的三并一表贴屏,也掀起了不小的风波,都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蓝普基本上退出了第一集团,洲磊改名了洲明,但是那时他们的确出了一点点新的产品,的确为显示屏界推广做出了贡献。 LED显示屏的乱是从2006年以后出现的,当时的市场是供不应求,大量的市场需求需要更多的供应商,所以在此之后的LED显示屏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只要是有业务能接单的业务员都怀揣老板的梦想,拉杆聚义,各种规模的厂商出现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国内的大多数行业多多少少的受到点冲击,而LED显示屏则几乎没有,所以在2009年一些小规模的厂开始布局扩大规模,原先一两层楼的场地加办公场所,一下扩展成一栋楼,独门独院,人员由100人左右一下扩充到200-400人;最成风景的是企业间的结构工程师和电子工程的相互挖角,造成工程师的频繁跳槽,工程师成了公司的牛人、红人,稍稍有点能力、稍不尽意就辞职走人,反正有下家接着,原先不是LED行业的也纷纷转到LED,企业间不停的挖角无形中不断的抬高工程师的价格,特别是那些从大厂里出来的工程师,成了抢手货,可是实际用起来还真的不可手,但是来了就标意立规“我在那儿就这么做的”,什么是合理的?他做过的就是合理的,什么是创新?对于他们来讲,虽然没有吃过猪肉,但确确实实是看过猪跑,我承认!
LED显示屏研发几乎成了上规模企业的阿喀琉斯之踵,没有不行;有吧,少少的几个也不行;多了吧,工资又那么的高,负担确实很重,对于企业来讲是两难;一些企业干脆吃现成的,现在配套真的很全,从模组PCB板(包括BOM表)、套件、箱体都是成套的,企业你根本不要什么工程师。PCB?套件厂给你搞定,公模;箱体?把模组给到箱体厂全盘搞定,别人做的好的,你看上了,他负责给你改;LED显示屏企业要做的就是把各种配件组合起来,所以LED显示屏厂几乎沦落为密集型加工企业,所以利润啊,在哪儿呢?一点点都被这个过程中给吃掉了。
我曾经在一家工厂把研发和产品销售量给挂上钩,工程师拿到的薪水分为基本工资和奖金两部分,奖金的来源根据研发出来产品的销售量;当时做的时候很难,一是老板认识不上去、二是研发不稳定想拿现的,但是后来终于执行下来了,到目前为止,公司的研发核心还是相当的稳定。
规模,LED显示屏企业的规模把企业的利润吃的一点不剩,那有人问了,那钱企业的钱从哪儿来的?这个答案去问问企业的供应商好了,他会给你一个很标准的答案。在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目前企业是大爷,供应商是孙子,一旦两者转换较色,企业危耶。规模大了不是好事,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是仅仅靠规模来说话的,我曾经写过《深度分析LED显示屏企业倒闭乱象之根源》的文章,指出缺乏管理是企业之祸。
中国人有个优良的传统,“人云亦云,人为亦为”,大多数LED显示屏企业的老板会告诉你“他很累,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会请职业经理人来管”,职业经理人好像是万金油一样成为老板心中的神明,或许如此吧,但肯定不合适。
2012年的LED显示屏行业之困远远超出了部分人的想象,至少一些人还曾经心存侥幸的他能够挺好的活下去,可现实是,的确还活着,但很难,还缺根稻草,是救命的还是压倒的不知道了,政府出台的种种政策来看是救命的,但是对于大部分LED显示屏企业来讲是墙上的画饼,所以笔者很想说“倒了吧,至少现在还能剩点”。
对于LED显示屏其实有很多要做的,对于出口来讲,国外的关税那么重,为什么不想想办法呢?对于国内来讲,压铸铝箱是很美,但是钣金做的不一定很差;箱体安装,为什么不从分立配件上下功夫呢?还有拼缝的问题,有几家做的很完善呢?在国内还没有引起关注的电磁辐射,谁家的产品设计时就考虑了?加磁环降低干扰,是,能解决部分,但是电磁辐射从哪儿辐射出去的,在哪儿解决最好,可是的可是,我们的工程师、丰富理论知识的牛人有办法---加磁环,OK!OK?轻、薄、方便是市场所追求的,压铸铝上,现在成了业内的风景,谁家如果没有压铸铝箱体,那这个企业就认为档次太低了;出了拉铝箱体,简单了,所以业界基本上也就统一了。
就写到如此吧,那年去过一家企业面试(上市公司),让我写显示屏的亮度计算公式(后来再让我去,只能承认能力不够),唉,不说了,业界也大体如此吧。
阅尽业界百态事,独坐窗前品茶香;不见昨日春风起,但现浮云流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