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该如何对待对美国影响力日益加深的中国?
美国总统大选即将拉开帷幕。中国也将在11月举办的第18届党代会上完成10年来的首次接班。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共和党候选人米特·罗姆尼,二人谁能当选美国总统将会对中美关系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看来,共和党在传统上更重视美国的同盟国,随意对待中国态度会变得强硬。然而,现实世界并非如此单纯。

从美国、日本、中国过去10年的经济关系变化可以看出,三者的相对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按照2000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折算,美、日、中的经济规模约为10:5:1。到201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0:4:4,更重要的是,等到2025年左右,美中的经济地位甚至有可能发生逆转。
从占美国贸易总额的比例来看,在2000年,日本占11%,中国才4%,而到了2010年,日本减少到了6%,中国则激增到了12%。从占美国贸易逆差的比例来看,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达到了43%,与日美贸易摩擦严重的1990年时日本所占的比例基本相同。
美国国债的持有额方面,1990年基本为零的中国在2010年已经占到了国外持有余额的27%,超过20%的日本,变成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钓鱼岛问题要从大局判断
美国与中国相互依赖的程度变得如此之高,罗姆尼即使当选总统,也必须重视美中关系。另一方面,即便是对于奥巴马总统而言,面对朝着军事大国迈进,在南海和东海加强攻势的中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国协同推行安全保障政策也变得愈发重要。
从这个意义来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恐怕并不会严重左右日美中三国的关系。
对于“钓鱼岛”(注,本文日本原文称“尖阁诸岛”,中文译文译为钓鱼岛)问题,美国的态度是“‘钓鱼岛’属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范围。但美国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这明确显示出了美国的意图:既要牢固保护日美同盟关系,同时又不愿意与中国发生冲突。随着“钓鱼岛”问题事态的发展,美国的基本方针有可能会出现自相矛盾之处,届时美国也无法置之不理。日本及中国处理这一问题的方式或许将成为今后重新规范日美中关系的一大契机。
“钓鱼岛”问题必须要在世界大格局中进行判断。在与中国大陆和台湾不断争执的背景下,通过在岛上建设渔业设施、定住居民等方法来强化“钓鱼岛”的实际管辖是一种考虑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与其把国际关系搞僵,还不如承认中国提出的中日在钓鱼岛上存在领土争议,两国应该协商解决纷争的方案,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立场。
但领土纷争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因此,笔者认为,关于“钓鱼岛”,在不再采取刺激双方国民感情的行为准则之下,冻结现状,让事态回复平静是目前唯一可取的策略。
如何保护日本的领土?如何建立日本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如何维护东亚地区的稳定?如何保障日本的经济利益?对此,日本政府必须要在描绘出整体宏图的前提下做出判断。(特约撰稿人:田中 均,日本综合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所理事长、前日本外务审议官)


田中 均
1969年进入日本外务省。曾担任亚洲大洋州局长、外务审议官等职务。2005年卸任后,担任财团法人日本国际交流中心高级研究员,2010年10月起就任现职。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