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郭台铭在觊觎什么?
在因为控制权问题与夏普的入股谈判陷入僵局的同时,全球最大的IT代工巨头台湾鸿海集团并没有放弃延伸自身产业链和商业价值的努力。近日鸿海集团内部推出了一项名为“眼球计划”的大规划,其目的就是整合包括移动终端触摸面板和电视面板在内的所有与眼球相关的零部件。
根据本报记者从市场调研机构Dispalysearch获得的一份报告,鸿海该计划的“第一只眼球”就是目前增速最快的移动触摸屏领域。鸿海集团计划整合旗下的触摸面板和相关部件。
其中在移动设备面板领域,包括今年2月正式开工的成都天亿科技6代LTPS液晶面板生产线,以及群创深超光电5.5代线部分升级为LTPS的生产线,奇美电子的中小尺寸的非晶硅、LTPS和IPS等技术的面板。
而在电视面板领域,除了奇美电子的主流尺寸的面板外,鸿海今年投资660亿日元控股夏普堺工厂37.6%股权并获得该10代线50%的产能,主要是满足索尼、瑞轩等客户对于60寸以上面板产品和4K×2K超高清面板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鸿海庞大的眼球计划中,处于困境中夏普的角色将非常关键。不仅因为夏普堺10代线50%的产能,还有夏普会将越来越多的生产外包给鸿海,最为重要的是夏普的移动显示面板领域,希望能获得夏普独有的IGZO(氧化铟镓锌)技术,这已经成为夏普与鸿海入股谈判中最为重要的砝码。
庞大的“眼球计划”
“鸿海对于面板领域的投资其实很多年前就开始了,最初的群创就是台湾面板五虎之一,后来在金融危机中上演蛇吞象推动与奇美的合并成为全球面板三强,再加上今年对夏普10代线的整合,在面板领域鸿海已经布局多年。” Dispalysearch中国区市场总监张兵9月21日如是告诉本报记者。
然而鸿海之前布局的面板大多是主流产品市场,也就是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已经非常成熟且增速明显放缓的面板市场。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尺寸超高清液晶电视等市场的快速成长,鸿海此前的布局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市场的需求。
特别是增速接近三位数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领域,虽然鸿海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商,也提供了10%左右的面板等部件,但是这一市场更多被LGD、夏普、Japan Display等日韩品牌掌握。尽管苹果在推动核心部件的“去三星化”,但是鸿海旗下的奇美却并不是赢家,比如在New iPad的订单中LGD占据了70%的份额,而在即将推出的iPad Mini的面板中也是LGD和台湾友达成为赢家。
显然要弥补移动显示面板的短板,鸿海需要对现有的面板业务进行全新的整合,这才是鸿海眼球计划的主要原因。本来就为苹果iPhone提供少量面板的奇美将在原有的非晶硅主流技术外,将部分5、6代线转为LTPS液晶面板生产线,来满足移动显示面板领域的需求。
与此同时,深超光电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鸿海今年底前计划将深圳5.5代线的30%的产能技术升级为LTPS面板生产线,来就近满足深圳富士康的部分客户的需求。
此外,由天亿科技牵头,鸿海集团实际运作,长虹集团参股的成都LTPS6代线已经开始前期土建和主体建筑建设,而在设备引进后最早2013年4月将部分量产,这将为富士康在成都、绵阳、重庆等地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基地配套供应触摸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