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制造业大环境探析(二):“世界工厂”的转型之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于制造业的崛起,而被称为“远东之兽”。这个比喻,显示了中国制造的庞大,也暗示了中国制造的粗糙。
  强烈的投资冲动,掉队的居民收入,停留在成本领先策略的竞争思维,造就了中国制造业的两大顽疾:大面积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空洞化。
  谁发动了产业西移,原始动力是什么?初始者是谁?中国人口红利在逐渐减小,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必然趋势。当“远东之兽”开始受到欧美高端制造业回流、越南印尼等新兴guo jia承接产业转移的威胁,我们不仅要思考,如何依靠转型升级来破解困局?
  中国制造,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中国制造今天遇到的问题,也是日本制造、韩国制造昨天遇到的问题。比如,到1970年为止,韩国主要出口纺织品,但是今天韩国主要出口汽车、芯片和手机。日本和韩国,都曾成功克服了中国制造业今天所面临的困难。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流血转型”的企业案例比比皆是:家电零售行业,国美、苏宁以置换地产、股票质押举债数十亿打造电商。青岛海尔集团全盘收购新西兰家电巨头斐雪派克Fisher & Paykel,重金布局全球化。
  在纺织消费行业,李宁饱受原材料、人工和库存渠道压力, CEO下课、关闭门店自救。重工设备和机械行业,4万亿投资后遗症尚未散去,三一重工迎来了裁员减速、中国远洋斗争航运周期之旅,而宝钢、鞍钢等钢企,则有选择性收购兼并、缩减钢量,来寻求2万亿经济刺激下的逆向增长……
  • 2012091402.jpg

回复数 8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