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节能灯“隐患”应实行生产责任延伸制度
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中明确指出,从2012年10月1日起将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随着我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出台,节能省电效果明显的节能灯大量进入家庭,伴随而来的节能灯汞污染问题十分引人关注。
  上海日前有专家呼吁,要从生产节能灯的源头加强管理,并建立完善的节能灯回收体系,在推广前要有环保预防措施,严防节能灯变成新的污染源,成为“环境杀手”。
  作为白炽灯的替代品,节能灯不仅能节电,同时还能通过减少火力发电厂的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2011年,500万只节能灯作为上海市政府的实施项目之一,被推广到千家万户。
  然而,在推广之后,节能灯在淘汰和更新中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却令人担忧。急需确立定点的废旧节能灯管回收处理中心,必要时适当采用政府补贴“以旧换新”的方法,鼓励居民用旧节能灯管换取新的灯管,从根本上避免污染源头的扩散,以确保节能灯在为居民节能的同时,不再成为环境治理的一颗“定时炸弹”。
  节能背后的“隐患”:废弃灯管汞污染严重
  随着节能灯走进千家万户,节能灯所引发的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据照明行业人士介绍,目前受制造工艺的限制,节能灯产品会含有汞的成分。尽管一只普通节能灯通常含汞量仅为0.5毫克,然而一只节能灯管的汞如果浸入地下,将会造成180吨水的污染,也会对周围土壤造成难以清除的污染。而废旧灯管在破碎后,汞又会以蒸气形式进入大气,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达到10~20毫克/立方米,而按相关规定,汞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1毫克/立方米。一旦空气中的汞含量超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长期接触过量汞可造成中毒。
回复数 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