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LED照明guo jia标准现状分析
LED节能产品质量存在隐患,一部分原因,也许是因为一些企业生产的“假冒伪劣”LED节能灯充斥市场,并非大型LED生产企业的直接过错,与政府扶持LED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无关。但是,“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此类企业、此类产品的存在,对整个LED产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现实中,某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进而严重危及一个行业生存、发展的典型案例,在国内早已比比皆是,不能不让新兴的LED行业引以为戒。
不可否认,我国LED照明相关标准出台确实较为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LED照明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LED属于传统的电子元器件行业,也属于光学和光电行业,讲到照明,LED又涉及照明电器行业、光源行业等。从标准的制定来说,由于LED横跨了多个行业,因此在制定标准的权力和责任归属上,需要多方的沟通和协调。
第二,由于LED照明是一项新的技术,传统行业的专业委员会对此了解不多,中国又缺乏体量足够大、对行业有足够影响的企业,这给标准的制定增加了几分额外的难度。
第三,LED技术还并非成熟的技术,其技术并没有定型,技术发展变化快,也给标准的制定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四,宣传贯彻力度不够。如何解决现状,打通产业发展瓶颈,不仅是标准化研究工作的新课题,也是技术质量监督范畴内的新任务。
LED产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技术和产品标准。但新兴产业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检测技术与标准制订等共性难题。各地都在制订和试用自己的地方标准,问题也出现了。企业这边按标准是合格的,到那边就成了不合格的,把个行业乱成一锅粥!政府左右为难,企业摇头兴叹,百姓雾里看花,不知道谁是谁非,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当然,目前有些地区是存在有标准不执行,有法不依的严重问题。
制定行业标准是LED产业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我国的照明标准体系基本上还是以参考国际标准和欧美标准为主,缺少相应的独立研究工作为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企业对这些标准是否能够真正成为指导企业生产的准则还存有疑虑。同时,LED应用产品的性能要求不断变化、提高,产品尚未成熟,所以很难制定合适的LED应用产品标准。标准缺失也一直是LED产业发展的瓶颈。这需要政府联合国内大型企业牵头,引导行业标准的制定。
LED标准制定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第一,标准体系的建立,应当充分发挥管产学研的协同合作作用,发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优势,按照项目任务的形式发动多个优势单位协调攻关,充分研讨和试验,并充分借鉴国际相关标准,建立适合我国行业发展特点的标准体系。标准制定是为产业保驾护航的,不能成为部分企业为商业利益而设置的门槛。
第二,标准要建立在相对成熟的产品或技术之上。一些技术和产品尚未完全定型,如果急于制定标准就限制了以后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发展。因此,可以考虑出台一些术语、测试方法之类的基础性规范和标准,以便规范市场,结束无序竞争。
第三,标准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地方标准的不断出台为国家标准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企业标准、地方标准是国家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企业标准,具体到本企业特性化产品的相关标准,是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具体细化和体现,因此,企业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应更加细致,企业标准一般来讲应高于国家标准。第四,标准出台后,尤其是强制性的标准出台后,市场监管部门应当迅速建立起监管、准入、认证、检测等制度,同时加强标准的宣传和贯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标准的作用和地位日趋突出。标准竞争成为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后又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对于LED产业来讲,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和发布国家标准,实施标准战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LED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由全彩led显示屏www.gtek.hk编辑,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