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事件:角色错位的思考
雷士事件”在照明行业中可谓一波多折,吴长江、阎焱、施耐德等多方的错综复杂之关系,使得原本貌似以“董事长吴长江辞职,新董事会重组”的“面纱”可以了解的普通企业商业管理的案例,再次演化成剧烈的员工、管理层、投资方等多方角色矛盾冲突事件。

佛山市照明灯具协会会长、佛山市凯西欧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育林


  我们首先来分析创始人吴长江、投资方阎焱及施耐德三方角色的优点与现状:
  吴长江的优点:
  雷士照明创始人,1998年组建雷士照明公司。首创品牌专卖模式、运营中心模式,使“雷士”品牌照明销售业绩每年以80%的速度递增。目前,公司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灯具生产商,创造了“照明行业”的奇迹。
  现状:
  吴长江不断想增持股票,但是雷士照明的股价依然一直下滑,即便能成为第一大股东,依然不能改变缺乏决定权的事实。吴长江曾公开表示,玩股票他是外行,交了很多学费,现在想回雷士,却失去了控制权。
  阎焱的优点:
  作为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的团队领头人,曾给投资人带来97%的年回报率的传奇人物,是2001年以来全世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基金之一,有着非常强的投资管理经验。
  现状:
  阎焱作为投资者,现在却担任起雷士的董事长,为了阻止吴长江回来,设定“三大条件”,这在创投业也是少见的,也就是一个卖“猪”的角色,他却突然去养起“猪”来。而从来没有养“猪”的经验和技术,导致现在“猪”生病了,他却无所适从。
  施耐德的优势:
  作为法国电气巨头,拥有技术以及资金上的巨大优势,同时施耐德在工业工程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因此施耐德的加入,客观来说,会让雷士和施耐德优势互补。施耐德更会以其国际化的管理,让雷士管理更加科学与有效。种种客观因素,无一不对雷士锦上添花。施耐德作为国际企业,更看重的是自身的战略布局。
  现状:
  施耐德部署的是一种学习的角色,在雷士内部安插棋子,对雷士的管理权进行“入侵”和部署,学习在中国的市场运作。而现在从“后场”转跳到“前场”,并非把自身国际优势联合雷士本土资源,强强联合。所以,施耐德处于“盲目”状态,不知从何领导雷士发展。
  因此,如果将三者的优点进行组合,那将是1+1+1>3的作用,而现状是三者的缺点进行组合,则是-1-1-1<0,弊大于利。由此可见,要使雷士回到正常的轨道上,三方必须经过重新定位与组合,发挥每一方的优势。这样,雷士才有希望,经销商、供应商及雷士内部员工才会更有信心,企业才有未来。

回复数 2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