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士事件”在照明行业中可谓一波多折,吴长江、阎焱、施耐德等多方的错综复杂之关系,使得原本貌似以“董事长吴长江辞职,新董事会重组”的“面纱”可以了解的普通企业商业管理的案例,再次演化成剧烈的员工、管理层、投资方等多方角色矛盾冲突事件。

佛山市照明灯具协会会长、佛山市凯西欧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育林
我们首先来分析创始人吴长江、投资方阎焱及施耐德三方角色的优点与现状:
吴长江的优点: 雷士照明创始人,1998年组建
雷士照明公司。首创品牌专卖模式、运营中心模式,使“
雷士”品牌照明销售业绩每年以80%的速度递增。目前,公司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灯具生产商,创造了“照明行业”的奇迹。
现状: 吴长江不断想增持股票,但是
雷士照明的股价依然一直下滑,即便能成为第一大股东,依然不能改变缺乏决定权的事实。吴长江曾公开表示,玩股票他是外行,交了很多学费,现在想回
雷士,却失去了控制权。
阎焱的优点: 作为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的团队领头人,曾给投资人带来97%的年回报率的传奇人物,是2001年以来全世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基金之一,有着非常强的投资管理经验。
现状: 阎焱作为投资者,现在却担任起
雷士的董事长,为了阻止吴长江回来,设定“三大条件”,这在创投业也是少见的,也就是一个卖“猪”的角色,他却突然去养起“猪”来。而从来没有养“猪”的经验和技术,导致现在“猪”生病了,他却无所适从。
施耐德的优势: 作为法国电气巨头,拥有技术以及资金上的巨大优势,同时施耐德在工业工程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因此施耐德的加入,客观来说,会让
雷士和施耐德优势互补。施耐德更会以其国际化的管理,让
雷士管理更加科学与有效。种种客观因素,无一不对
雷士锦上添花。施耐德作为国际企业,更看重的是自身的战略布局。
现状: 施耐德部署的是一种学习的角色,在
雷士内部安插棋子,对
雷士的管理权进行“入侵”和部署,学习在中国的市场运作。而现在从“后场”转跳到“前场”,并非把自身国际优势联合
雷士本土资源,强强联合。所以,施耐德处于“盲目”状态,不知从何领导
雷士发展。
因此,如果将三者的优点进行组合,那将是1+1+1>3的作用,而现状是三者的缺点进行组合,则是-1-1-1<0,弊大于利。由此可见,要使
雷士回到正常的轨道上,三方必须经过重新定位与组合,发挥每一方的优势。这样,
雷士才有希望,经销商、供应商及
雷士内部员工才会更有信心,企业才有未来。